王鸿涛|谱写青春,见证成长——写在京东第六个“519老员工日”( 二 )


五年四次晋升,爱染发女孩的升职记
于辑嘉,一个酷爱染发的白羊座女生。
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她加入京东,做用户研究方面的工作。五年来,她的人生就像驶入了高速公路,一路向前。
这五年来她只做一件事情,就是研究用户,为用户提供卓越的购物和服务体验;但她也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不断承担新的挑战。她主导完成了多项公司级调研项目,沉淀出来一套完整的用户研究方法论,平台为她提供了深入探索并解决行业前沿问题的宝贵机会。
五年前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职场新人,现在,她是五年砺银的老员工,四次晋升见证了她的付出和成长。
王鸿涛|谱写青春,见证成长——写在京东第六个“519老员工日”
文章插图
于辑嘉目前正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MBA
青春,是一段为了梦想奋力拼搏的岁月。而与年轻人对话的时候,就是与未来相遇的时刻。
京东始终关注校园人才引进与应届生的发展培养,优秀的校招生是京东不断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量之一。对于校招生的发展,京东也给予了自由的空间,包括体系化、个性化的培养机制,晋升资源定向大幅倾斜。校招生可以在小步快跑的同时在京东大舞台上不受限制地展现他们的价值,发挥出无限潜能。
人才的成长需要沃土,而京东拥有不断萌发的新机会和广阔发展平台,大胆任用年轻人、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激发年轻人才的无限潜能。
王鸿涛|谱写青春,见证成长——写在京东第六个“519老员工日”
文章插图
十年技术人,从团队中年纪最小的,变成了年纪最大的
马鑫,一位连续多年参与京东618、11.11的技术人。
从质量管理到高保真压测,从平台搭建再到主导压测技术实战,马鑫的角色在不断变化,对京东技术十年间的变化深有感触。
对于京东618和11.11来说,每次流量洪峰的到来都是一场大考。十年来,京东技术不断发展,性能测试的技术、工具和效率都在大幅提升,流程也越来越专业。从早年的“如临大敌”到如今的 “技术备战常态化”,京东技术愈加成熟,京东技术人也愈加从容。
十年过去了,马鑫从团队中年纪最小的一个,变成了现在团队中年纪最大的一个,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马鑫见证了京东对技术发展愈加执着,也实现了从技术人到技术管理者的蜕变,而团队中年轻技术人的冲劲,也让马鑫看到了京东技术创新的储备力量。
自2017年初京东全面向技术转型,截至2020年底,京东体系已经投入了近600亿元用于技术研发,拥有技术研发体系人员超过1.8万人。无论是从技术投入,还是从技术实力上看,京东都处于国内企业的第一阵营。
作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正将自身多年来沉淀的技术能力全面向社会开放,帮助实体经济实现数智化转型升级。京东的技术人的成长也正折射了集团使命的升级,在京东技术服务全行业、服务全社会的过程中,绽放出耀眼的技术之光。
王鸿涛|谱写青春,见证成长——写在京东第六个“519老员工日”
文章插图
王鸿涛|谱写青春,见证成长——写在京东第六个“519老员工日”
文章插图
区域分公司共庆京东“519老员工日”
每一位京东人的背后都有温暖的托举
成长在京东,当所有京东人向更高更远的山峰冲刺的时候,公司是稳稳的依靠。
京东有多项身体安康、安居乐业、子女关怀等方面的福利举措,最大限度为员工“未雨绸缪”和“雪中送炭”,让京东人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10亿元安居计划基金,圆梦安居置业;“员工救助基金”累计投入近亿元,帮助员工家庭度过困难;托幼中心和幼儿园,不仅解决了育儿棘手问题,也为忙碌的职场妈妈提供了更多和宝宝相处的温情时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