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_历史人物|明朝一忠臣被斩,太后绝食多日,锦衣卫抄家落泪,刽子手羞愧自尽


于谦_历史人物|明朝一忠臣被斩,太后绝食多日,锦衣卫抄家落泪,刽子手羞愧自尽
文章图片

终于 , 准备充足以后 , 瓦剌部终于挑起了和大明朝之间的战火 , 大明朝虽然兵多将广 , 武器优良 , 然而仓促应战之下 , 仍然不免遭遇败绩 。战败的消息传回国都北京 , 大明君臣这才大吃一惊 , 商议如何应敌 。
【于谦_历史人物|明朝一忠臣被斩,太后绝食多日,锦衣卫抄家落泪,刽子手羞愧自尽】其实 , 当时也先来势虽猛 , 补给却不足 , 只要坚守城池 , 用不了多久瓦剌必退 。而明军只需要厉兵秣马 , 在瓦剌将退之时一举出击 , 定能克敌制胜 。然而 , 宦官王振却在此时极力怂恿明英宗亲征 。
于谦_历史人物|明朝一忠臣被斩,太后绝食多日,锦衣卫抄家落泪,刽子手羞愧自尽
文章图片

其实 , 王振虽然深受皇宠得以对军国大事指手画脚 , 实际上对朝政军务一窍不通 , 他怂恿英宗亲征全然是出于私心 , 王振天真地认为 , 瓦剌向大明称臣已久 , 如果见到英宗挟天子之威御驾亲征 , 必然溃散 。到时候自己不仅能够指挥军队 , 耀武扬威 , 还能够因为退敌而受到皇帝更多的恩宠 。
当时于谦等人极力反对 , 但是奈何明英宗极度宠信从小一起长大的王振 , 而且自己也希望能够征战沙场 , 建立像成祖那样的功业 , 于是 , 权宦的怂恿和皇帝自身热血上头的结果就是英宗不听大臣谏言 , 一意孤行地出征瓦剌 。
于谦_历史人物|明朝一忠臣被斩,太后绝食多日,锦衣卫抄家落泪,刽子手羞愧自尽
文章图片

事情的结果大家都很清楚 , 大明军队数量虽多 , 然而仓促集结 , 彼此之间不熟悉 , 兵不认将 , 将不识兵 , 再加上王振假借帝宠 , 胡乱指挥 , 最终酿成了土木堡之变的惨祸 。大明精锐折损殆尽 , 众多高级官员连同皇帝明英宗一起成了瓦剌人的俘虏 。
北京保卫战
兵将折损 , 官员被害 , 君主受俘 , 大明朝的行政和防御系统瞬间瘫痪了一半 。再加上瓦剌部队来势汹汹 , 北京城一时间陷入了惶恐之中 。
于谦_历史人物|明朝一忠臣被斩,太后绝食多日,锦衣卫抄家落泪,刽子手羞愧自尽
文章图片

官员徐有贞假借天象之名 , 请求迁都南京 , 以图后计 。这一主张遭到了于谦的坚决反对 , 他举出宋室南迁的殷鉴 , 力陈迁都是动摇国本之举 , 万不可行 。所幸 , 于谦的主张得到了孙太后的认同 。
为了防止瓦剌人以英宗来要挟明廷 , 孙太后果断地命英宗的兄弟郕王监国 , 随后又听从于谦等群臣的上奏 , 立郕王为新帝 , 改年号为景泰 。新君继位 , 众人不再是群龙无首 , 北京城中的民心终于安定了一些 。
于谦_历史人物|明朝一忠臣被斩,太后绝食多日,锦衣卫抄家落泪,刽子手羞愧自尽
文章图片

同时 , 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 , 保卫北京 。就这样一场关系到大明朝生死存亡的战斗打响了 。为了稳定民心 , 也为了平息城中众人的怒火 , 于谦严惩了王振在朝中的同党 , 一众依附王振作威作福的党羽被斩首 , 这使得在危局之中 , 大家同仇敌忾 , 人心紧紧地集结在了一起 。
于谦同时紧急调集周边的部队守卫京都 , 一方面 , 于谦给军士们发放半年的粮草俸禄以激励军心 , 一方面他又严令将士不许临阵脱逃 , 若是将领脱逃 , 士兵可以杀死将领 , 如果士兵脱逃 , 后面的士兵可以杀死前面的士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