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法|精致人设与复杂关系丨微信社交压力的一点浅见( 二 )
这一点上我们与国外生活工作关系分开的习惯并不相同。如果我在同事面前一贯冷静睿智,那即使是时刻视频也不敢发恶搞鬼脸的内容。或许“简化关系”才能直击问题的根本,但实现起来却很难。
2. 简化关系朋友权限
标签系统是应对复杂关系的一种手段,能完美满足“对不同人群展现不同内容”的需求,只是管理起来过于复杂,身边没有多少人在用。
微信还提供了一种简单的管理手段—只区分能看or不能看,现在这个设置已经被放到加好友的必经步骤中。这个方式快准狠地解决了来自“不怎么熟”甚至“讨厌”的人的压力,覆盖率不低。但“不让他看”的人在好友中终究只占一小部分,社交压力的问题还需要继续探索解法。
文章插图
三、其他解法的可能那还有什么可能的手段么——或许可以迭代标签功能,引入推荐算法。
不考虑用户成本的话,标签是种完美的解法,遗憾的是用户成本过高,管理标签的成本还会随着关系的逐渐复杂而越加膨胀。我理解关系链的复杂化属于一种信息爆炸,而信息爆炸往往意味着可以引入推荐系统。
之前合作的算法同学曾经给我介绍过一种【社区发现算法】。可以通过寻找节点子集合来划分出一个个的【社区】。如在腾讯同一个部门、在同一个大学专业、是亲戚关系……等等。甚至还可以考虑用关系强度给【至交好友】分出个组。
文章插图
为用户推荐一些标签及内包括的人、选中标签后为用户推荐其他可能想选的人、新加好友时为用户推荐使用某些标签……应用推荐算法之后,应该会有很多的场景可以使用。
从我的角度,如果能维护出「同事」「长辈」和「亲密好友」等几个标签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只是这个方式可能会让用户感到不适——“微信是怎么知道我想给这个人这个标签的?”,这种隐私的被侵犯感是致命的。
怎么解决?或许可以尝试以“黑科技”的形式去包装,将开关赋予给用户;以用户可理解可接受的推荐理由解释,如“共同群数X”等,或许能够寻找到一个平衡点。
本文更多是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提供一些想法和可能性,希望与各位探讨。
作者:shiweidong,腾讯PCG社交平台部产品策划
本文由 @腾讯大讲堂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阿里|胡润公布全球公司排名,马云创始人头衔也被剥夺?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小相|小人物出海记:抢食亚马逊,月销百万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当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