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

夷陵之战,蜀汉受了多处重伤 。
有些伤,诸葛亮可以慢慢缝合上 。
有的伤,却是不可逆的!
精锐尽失夷陵之战蜀军的兵力损失,目前尚有争议(有4万说、5万说、8万说) 。但毫无疑问的是:刘备在夷陵之战中把自己的骨干基本上败光了!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可是,在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叹息:我军在箕谷、祁山兵力都多于魏军,却都惨遭失败!看来并不在多!
在诸葛亮的精心练兵下,第三次北伐以后,蜀军在山地作战的军力终于超过了魏军!
只是,到那时,蜀汉已经失去了早期北伐时的突然性,魏军也已找到了应战之法!
人才断档夷陵之战的第二个不可逆的影响,是人才断档!
夷陵之战中,刘备集团损失的高级人才有:黄权、程畿、马良、冯习、张南、傅彤等 。
可以说,除了刘备自己,随征的将领也就吴班、陈式等人全身而退了!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夷陵之战蜀军高级将领的损失率,远远高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败者的损失率!黄权就不必说了 。他与法正是少有的奇谋之人 。汉中之战败曹操,皆出黄权本谋!
马良也不必说了 。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他是马家兄弟中最厉害的 。而不如他的马谡,后来还能被诸葛亮当成一块宝!
同时,冯习、张南等人则似乎是当时正准备接班的新一代将领集体 。
说起夷陵之战,人们总在说:为什么刘备带的都是冯习、张南这种人物,怎么不带那些出名的将领呢?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马超生病,当年去世了;黄忠在两年前就去世了;魏延要镇守汉中;赵云反对东征(而且赵云的后军督也很重要) 。可以说,当时刘备集团正是新老交替的时候!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也就是说,如果此时刘备不带封习、张南,带上王平、廖化什么的,你一样会问:怎么刘备带的人都不认识?
冯习、张南等这一拨人,正是“五虎上将”(不好意思,先用这个词表达)们的最佳接班人!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马良、冯习、张南、傅通,都是刘备讨伐刘璋时,从荆州带到益州去的一批将领!而诸葛亮北伐时所依赖的骨干将领,除了魏延,就是姜维、王平这种将将或张翼、张嶷这种益州时加入刘备集团的将领!
另外一点,也能看出夷陵之战所带的这波人的重要性 。
蜀汉中期,蜀汉武将军职排名是:魏延、吴班、高翔、陈式 。
其中,吴班、陈式都是夷陵之战的幸存者!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 。这反映了蜀汉后期将才匮乏的困窘 。
事实上,其根源,正在夷陵之战 。
一个将领的培养,是需要经验积累的 。
当冯习等一众从荆州时期跟随刘备的中生代将领陨落后,蜀汉被迫启用了一些尚未成熟的新生代将领顶上 。
人才是选出来的,书中选材面少,但如果有刘备这种眼光毒辣的人,未必选拔不出人才来 。
刘备临死前,还选拔出了马忠,否决了马谡!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何之后他们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遗憾的是,学富五车的诸葛亮在各方面都很强,但在看人眼光上不如久历四方的刘备 。
因此,在人才梯队组建上,诸葛亮无法直接继承刘备的遗产,硬着头皮上!
结果,错用马谡,抱憾终身!此外,除了招降的姜维,再没有培养出优秀的新生代将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