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康熙有21个女儿,“大公主”并非康熙亲生,却受宠于康雍乾三代( 二 )


意思是,康熙帝对我十分疼爱,还封我为公主,我已经非常尊贵了 。
“显贵已极”四个字,这更印证了大公主在宫中的待遇 。
康熙初年,大公主在皇宫中的地位超然,由于他是康熙在世的众多孩子中年龄最长的,因此备受尊重 。包括太子胤礽,以及后来的四阿哥胤禛(雍正帝),都曾受到大姐的多次照料,对大姐的印象非常好 。
清朝的公主,大多在14-16岁出嫁,但是,由于康熙疼爱大公主,大公主直到20岁才走出皇宫,出嫁前,康熙册封大公主为和硕纯禧公主,给了他丰厚的嫁妆 。
玄烨|康熙有21个女儿,“大公主”并非康熙亲生,却受宠于康雍乾三代
文章图片

三、先三世隆宠,受两代尊敬
大公主的驸马是蒙古科尔沁部台吉,名叫博尔济吉特·般迪,是孝庄太皇太后的娘家人 。般迪是蒙古郡王的孙子,官授内大臣、都统 。此人是康熙千挑万选的驸马 。
康熙二十九年,大公主新婚不久,康熙亲征噶尔丹,便钦点般迪随军,当时,康熙主持中军,左路元帅是康熙的亲哥哥福全,右路元帅是康熙的亲弟弟常宁,康熙故意将般迪放在右路,一方面是为了考察般迪,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让他在常宁的麾下,方便立下战功 。
康熙驾崩后,雍正登基,下旨册封大公主为固伦纯禧公主,听闻大姐身体不好,雍正几次派人给她送药 。
要知道,在清朝,皇后的嫡女才配拥有“固伦”的封号,其他庶妃的女儿最多只能封“和硕” 。雍正坚持封大姐为固伦纯禧公主,可见对这位大姐心怀感恩和尊重 。
玄烨|康熙有21个女儿,“大公主”并非康熙亲生,却受宠于康雍乾三代
文章图片

到了雍正四年,和大公主相伴35年的驸马般迪去世,大公主的儿子不久也病逝于军中 。长公主年老多病,无依无靠,写信给雍正,希望能够带着儿媳妇搬到京城居住,顺便治病 。雍正听闻后,立即派人去科尔沁草原接大姐归来 。这一年,大公主55岁 。
在回京之前,长公主给雍正上奏说:
且我患疾后,蒙圣上屡屡施恩医治,今已好转……我亦已年迈,唯爱子之媳无品级,恭请圣主施恩赏我儿媳个个封号 。为此谨奏 。
意思是说,我生病后,多谢朝廷屡次赐医赐药,现在身体好多了 。我现在已经年近花甲,一生荣宠,本已无欲无求,唯一的遗憾就是我儿媳妇伺候我多年,她没有半点封诰,恳请陛下施舍给我儿媳妇一个“格格”的封号,也不枉她陪伴我这么多年 。
雍正对这个大姐本就有感恩之心,见到奏折后,立即大笔一挥:
既然公主奏请,著赏为固山格格,该不知道 。
意思是,既然大姐你开口了,我立即册封你儿媳妇为固山格格,并且让礼部尽快办理 。
玄烨|康熙有21个女儿,“大公主”并非康熙亲生,却受宠于康雍乾三代
文章图片

在清朝,格格一共分四种,第一种是亲王之女,称“和硕格格”;第二种是郡王之女,称“多罗格格”,第三种是贝勒、贝子之女,称“固山格格”,最后一种是其他的宗室之女,才被称为“格格” 。雍正封长公主的儿媳妇为“固山格格”,其实还是看在长公主的面子上 。
长公主在京城居住了15年,每逢春节、端午、中秋,雍正在赏赐宗室时,都不忘长公主府 。长公主虽然深居浅出,但在宗室女眷中威望甚高 。
乾隆登基后,如果按照前明朝礼仪,大公主应该被称作“大长公主” 。由于大公主是康熙的长女,年事已高,辈分优渥,再加上乾隆对康熙帝甚是崇拜,因此,乾隆对这位大姑姑更加尊敬,多次派人加以厚赏 。每年的中秋宴,乾隆都会邀请大公主出席,不过,大公主是孀居之人,不愿出席这种场合,乾隆倒也不为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