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孙权本不想杀关羽,想起此人一句话,压抑十年的孙权杀了关羽

孙权杀关羽,鲁肃才是幕后帮凶,吕蒙不过背锅侠
在新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杀关羽这个环节,演孙权的演员,用演技诠释了孙权的真心 。那就是其实并不想杀关羽,而是吕蒙擅自做主杀的 。
最后还引申出了,孙权因为吕蒙不听话,暗地里弄死吕蒙的桥段 。
演绎得很精彩,也让不少人信以为真,将孙权当作乖宝宝 。
但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答案:关羽是孙权自己要杀的,幕后帮凶还有去世了的鲁肃 。
(关羽之死)
关羽|孙权本不想杀关羽,想起此人一句话,压抑十年的孙权杀了关羽
文章图片

按照常态解释,孙权杀关羽是一个一石三鸟的计策 。
首先:孙权的威望不足,杀关羽可以提高他的威望 。
其次:孙权需要用关羽的首级,去曹操那里邀功,以便强化他在江东的影响力 。
最后:关羽是人才,人才是威胁 。
一个既懂水战又能打陆战,还能治国安民的关羽,无论为谁效力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帅才,关羽不肯投降,孙权又不敢放关羽,也不能将他送给曹操,最简单的办法只能是杀掉关羽 。
杀了关羽,可以削弱刘备,取信曹操,提高自己的威望,确实是一举三得之策 。
但,事实真就如此吗?其实关羽之死和鲁肃有关,确切地说和鲁肃为孙权制定的谋划有关 。
早年间鲁肃第一次见到孙权的时候,曾经跟孙权说过这么一段话:
北方诚多务也 。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三国志·鲁肃传》
这段话,出自鲁肃的《榻上策》中,是鲁肃为孙权制定的帝王霸业策划书 。
这谋划和诸葛亮出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刘备心心念的隆中对,成功了一大半,就能威震中原弄得自己和曹操狼狈不堪,经历过荆州偷袭战的孙权,当然也对《榻上策》心存幻想 。
(孙权和鲁肃)
关羽|孙权本不想杀关羽,想起此人一句话,压抑十年的孙权杀了关羽
文章图片

隐藏心中十多年的野心,在杀关羽那一刻暴露了出来!
除掉关羽,结好曹操,我是不是可以考虑下益州啊?所以,关羽之死,鲁肃才是幕后的帮凶 。
《榻上策》为何之前孙权一直没有践行,除了周瑜半途而废的军事准备后,就偃旗息鼓 。
原因有很多,都和制约因素有关 。
赤壁之战前,孙权致力于攻取刘表的地盘,是想占据荆州后再图谋益州 。
谁曾想曹操打来,打断了孙权的计划 。
赤壁之战后,面对曹操威胁,还有周瑜的半途而废,孙权不得不和刘备结盟,共享荆州对抗曹操 。
为了维系盟友关系,孙权按下野心,将目光投向徐州方向,弄了出十万打合肥,结果被张辽弄得灰头土脸 。回过神来后的孙权,发现刘备入益州,一跃千里成了最大对手,只能将斗争目标瞄准刘备 。
荆州全数归了孙权,刘备的左臂右膀关羽成了阶下囚,杀掉他是不是就能谋取益州啊?
(鲁肃是比肩诸葛亮智者)
关羽|孙权本不想杀关羽,想起此人一句话,压抑十年的孙权杀了关羽
文章图片

十年憋屈的野心,终于在杀掉关羽之后重又萌发了 。
这一切,也有不少史料作为佐证 。
《三国志:周泰传》中有一个没多少人注意的官职任命 。
关羽被杀后不久,孙权就任命周泰为汉中太守,这遥封的太守背后,就是孙权图谋益州的表现 。还没打就封官,孙权的野心还用说吗?
后权破关羽,欲进图蜀,拜泰汉中太守、奋威将军,封陵阳侯《三国志·周泰传》
由此可见,这孙权杀关羽是必然,他的最终目的是挟大胜关羽的余威,顺势拿下益州,进而平分天下 。
如果那个时候曹操糊涂一点的话,孙权的谋划可能就有成功的机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