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长平一战中,赵军主力己经被秦军消灭了,为什么40年后才灭掉赵国?( 二 )


三 , 一直以来的争论
有人也许要说:“你这是胡扯!这都是奸臣范雎贪财 , 嫉妒白起的功劳 , 担心白起功劳太大超过他 。”
说这话的人 , 一定是不了解当时的情况 , 也不了解范雎其人 。
范雎是什么人?在魏国的时候 , 他险些被打死 , 扔进厕所受尽侮辱 。后逃往秦国 , 游说秦昭王 , 成为秦国丞相 , 秦昭王面前说一不二的红人 , 战国时最有战略思想的大政治家之一 。
赵国|长平一战中,赵军主力己经被秦军消灭了,为什么40年后才灭掉赵国?
文章图片

假如他嫉妒白起的能力 , 白起根本不可能在他执政秦国时扬名立万 。至于说苏代贿赂范雎 , 我个人认为 , 那一定是范雎的将计就计 , 而不可能是范雎贪图那些财物 。范雎身为秦国丞相 , 说一不二 , 一手遮天 , 他会在乎苏代给的那点贿赂吗?简直就是笑话!
故此 , 我个人认为 , 秦国军队当时已经没有雄厚的实力灭亡赵国了 。
白起自己也说过:“秦卒死者过半 , 国内空” 。
可见 , 长平之战 , 不仅使赵国一蹶不振 , 就连秦国自己的日子也并不好过 。即使秦国当时按照白起的思路不顾一切灭了赵国 , 它也逃脱不了被其余五国群殴的下场 。秦昭襄王和范雎非常明白秦国当时的处境 , 因此只能暂时选择休战 。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 赵国一直有尚武精神 , 军和民很难分得十分清楚 。只要国家有难 , 军队力量不够 , 民众加入军队 , 立刻就是一股有生力量 。就像我们现在的预备役一样 。
赵国|长平一战中,赵军主力己经被秦军消灭了,为什么40年后才灭掉赵国?
文章图片

【赵国|长平一战中,赵军主力己经被秦军消灭了,为什么40年后才灭掉赵国?】因此 , 尽管长平之战赵国损失了四十五万军民 , 国力大损 , 但后来仍然还有足够的防御力量 , 并没有变成一个一触即溃的国家 。
四 , 长平之战的意义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 , 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 使长平之战成为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点 。秦统一六国的态势已经形成 , 统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 而不存在可能与否的问题 。
范雎显然是秦国统一六国最大的功臣 。正是秦昭襄王任命范雎为相以后 , 执行了范雎主张的“远交近攻”策略 , 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 , 并占据了越来越多的领土 。
“远交近攻”策略的意义 , 就是先把斗争重点放在离秦国较近的韩、赵、魏三家 , 而暂时对较远的齐、楚和好相处 , 置之不顾 。
赵国|长平一战中,赵军主力己经被秦军消灭了,为什么40年后才灭掉赵国?
文章图片

“远交近攻”不仅巩固了秦国所攻取的土地 , 还破坏了东方诸侯国的“合纵联盟” , 加快了秦国统一的步伐 。
但是 , 长平之战 , 秦国尽管击溃了赵军主力 , 使赵国一蹶不振 , 但秦军真的不宜立刻灭亡赵国 , 也不可能、不容易灭亡赵国 。这或许就是直到40年以后才真正攻灭赵国的原因 。
退一万步说 , 假如秦军真有灭亡赵国的实力 , 而范雎阻止白起灭亡赵国 , 秦昭襄王首先就不答应 , 他会立刻撤了范雎的丞相职务 , 听从白起的灭赵要求 。因为 , 当时最急切想要扫平六国的 , 并不是白起 , 也不是范雎 , 而是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秦昭襄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