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国四大“作死”之人,因为自身行为而死,都有谁是怎么死的

网络上有一个流行语 , 叫“不作不死” , 指的是因为自己特意的行为而发生严重的后果 , 可以理解自己无意中把自己给坑死了 , 事实上 , 这个流行语不仅仅是现在才有的 , 在三国时期也有这样“不作不死”的人 。
【三国|三国四大“作死”之人,因为自身行为而死,都有谁是怎么死的】一、何进
何进是东汉末年汉灵帝时期的大将军 , 汉灵帝去世后 , 何进作为皇帝的大舅舅和皇太后的哥哥 , 独掌兵权与政权 , 宦官蹇硕与何进争权 , 被何进所杀 , 何进的势力在当时说是一手遮天 , 没人可以跟他抗衡的 。
后来袁绍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 , 杀就杀吧 , 这也没什么 , 何进也同意了 , 但是 , 何进的妹妹何太后不同意 , 何进又犹豫了 , 于是袁绍又出了个馊主意 , 让何进以大将军名义征调地方军进入京城 , 以此胁迫何太后同意 。
三国|三国四大“作死”之人,因为自身行为而死,都有谁是怎么死的
文章图片

接下来是白马之战 , 袁绍派颜良攻打白马 , 沮授建议袁绍说:颜良有勇无谋 , 不能独自担当这个任务 , 言外之意是再派个人跟颜良一起 , 但袁绍不听 , 结果就是颜良被曹操一个声东击西之计迷惑了 , 然后被关羽所杀 。
许攸投降曹操后 , 建议曹操偷袭乌巢 , 曹操亲自率军偷袭 , 袁绍得知消息后 , 准备派兵救援 , 张郃建议袁绍派出重兵救援乌巢 , 郭图建议袁绍派重兵攻打曹操大本营 , 只派少量军队救援乌巢 , 结果袁绍又听了郭图的错误建议 , 导致乌巢所存的粮食全部被曹操所烧毁 , 而张郃又未能攻下大营 , 此战影响到整个官渡之战的结果 。
最终袁绍大败 , 11万人只剩下800人逃回北方 , 两年后袁绍就去世了 , 看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的表现 , 完全是作死 , 所有正确的建议他都不采纳 , 所有错误的建议他全听了 , 让人难以理解 , 正是袁绍作死 , 才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
三国|三国四大“作死”之人,因为自身行为而死,都有谁是怎么死的
文章图片

三、夏侯渊
夏侯渊是曹操手下军区司令级别的将领 , 为曹操镇守整个西部 , 包括关中、汉中、凉州、陇右等地 , 全部归夏侯渊管辖 , 夏侯渊可谓是位高权重 。
217年 , 刘备发动了汉中之战 , 起初 , 夏侯渊坚守城池、要塞 , 以守势抵抗刘备 , 刘备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 反而损兵折将 ,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19年年初 , 刘备改变了战略 , 不再攻打夏侯渊镇守的要塞 , 只是抢占了夏侯渊没有控制的制高点定军山 。
刘备这一战略叫引蛇出洞 , 如果夏侯渊不出来 , 刘备一点办法也没有 , 光占了定军山也没用 , 汉中大部分战略要地还在夏侯渊手中 , 但是 , 奇怪的事出现了 , 夏侯渊居然率军出来与刘备争夺定军山 。
三国|三国四大“作死”之人,因为自身行为而死,都有谁是怎么死的
文章图片

夏侯渊是抱着一种“卧榻之侧岂容他酣睡”的心态 , 认为刘备占着制高点对自己是一种威胁 , 于是带着张郃一起出阳平关 , 来到定军山 , 刘备军在山项 , 夏侯渊与张郃在山脚 , 夏侯渊守东围 , 张郃守南围 , 两人互为犄角 , 共同抵抗刘备 , 准备夺取定军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