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荆请罪|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鲜有人知道长平之战后,“廉蔺”是何下场
春秋战国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诸子百家兴起,各家流派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是我国历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同时这也是历史中最为混乱,战争最为频繁的一个时代,各国为避免灭国,纷纷变法图强,到了战国后期在经过战争与吞并之后,在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七雄争霸的局面 。
文章图片
长平之战是赵国历史中输得最为惨烈的一场战役,在这场战役之中,赵国的40万大军,惨遭秦国围剿四十余天,经过一次次的浴血奋战,赵军始终无突出秦军的重围 。在这场输死较量中,最后以主帅赵括战死,四十万赵军惨遭俘杀,秦国赢得了战争最终胜利为结局,从此秦国向中原一路高歌猛进,而赵国则从此一蹶不振 。
文章图片
三、廉颇之死
长平之战后,赵国经过历代君主励精图治积累的军事家底,毁于一旦,国家实力急速下降 。燕国见状,向赵国发起攻击,而此时无人可用的赵王,任命他为主帅与燕国一战 。
文章图片
廉颇也终不负他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名号,在战场上,凭借着丰富的作战经与过人的胆识,不仅大挫燕军士气,俘虏敌国将领,更是一骑绝尘,围剿了燕国都城 。赵国与燕国的这一场战役,洗刷了长平之战给赵军带来了的阴影,也为赵国赢得了5座城市 。廉颇也因此被封为了信平君,并让他代理相国之位 。
文章图片
可好景不长,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逝世,赵悼襄王继位 。这位君主上任后,就革除了廉颇的将军之位,在与魏国的战争中,以乐乘为主帅取而代之 。这一举动彻底惹恼了廉颇,于是晚年的廉颇违背赵王的意愿,决定攻打手下败将乐乘,随后深知无法再待在赵国的廉颇,投奔魏国大梁 。
文章图片
后来赵国为秦军围困,赵王想再任用廉颇,于是派使者前往慰问,而一向与廉颇不和的郭开,从中作梗,买通使者,当赵王询问使者时,得到了“廉颇老矣,尚善饭,顷之三遗矢”地回答,这也是辛弃疾名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由来,于是在郭开的奸计之下,赵王相信廉颇已经年迈,无法再胜任将军一职,任命了他人为将 。
【负荆请罪|世人皆知负荆请罪,却鲜有人知道长平之战后,“廉蔺”是何下场】就这样廉颇再一次错失了回到赵国的机会,晚年的廉颇,担任了楚国的将军,可他身在楚国,心在赵 。不被赵国重用的他,始终思念自己的祖国,最终客死他乡,逝世于楚国寿春 。
四、蔺相如之死
蔺相如作为一代名相,其胸襟与气度,在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作为一代名相,他有勇有谋,精通政治,擅长外交,是得到史学家司马迁赞赏的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可惜的是关于这一代名相,除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之外,其他流传下楼来的故事少之又少,就连其是如何去世的,都有不同的说法 。
文章图片
其中一种说法为,太子在前往秦国当人质的途中,因急症死于骊山之下,与太子一同前往的蔺相如,因此被处割头挖心的刑罚 。另一种说法是长平之战爆发时,秦国因为无法攻破廉颇的防守,在与赵军对峙4个月后,使用了反间计 。
在赵国散布烟雾弹,说“廉颇怯战,秦国最害怕的是赵括为将”,赵王听闻后信以为真,不顾蔺相如的上书劝阻,一意孤行,以赵括取而代之,当赵军四十万赵军全被俘杀的消息传来之时,蔺相如悲愤交加,口吐鲜血,不久后在忧愤之下病逝 。
推荐阅读
- 刘强东|刘强东变了?为何京东急于脱下“互联网外衣”?
- 郑和下西洋|印度洋捞出明朝石碑,内容经翻译后,世人才知郑和下西洋真实原因
- 雍正|康熙刚离世,雍正就将宜妃赶出宫,百年后世人才?知?真相
- 曹冲|曹冲年少因“称象”成名,世人皆夸赞他聪慧,司马懿:他是真的蠢
- 周瑜|“美人计”被世人津津乐道,屡试不爽,为何大督都周瑜却失算了?
- 愉妃|一位嫔妃陪伴乾隆65年,70多岁还被翻牌子,生下一位人尽皆知的阿哥
- 晚清|她是晚清首富的女佣,从女佣到高官夫人,还生下一人尽皆知的女儿
- 三国|三国时期的唯一完人,文武兼备海内皆知,如今韩国有三十万后裔
- 超媒|一年时间不到?阿里清空芒果超媒,超23亿元打了水漂!
- 吕布|河南发现吕布墓,墓中文物令人无法相信,世人才知道被骗了18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