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努尔哈赤是宋徽宗的后代吗?

北宋靖康二年(1127) , 金军攻陷了大宋都城开封 , 北宋灭亡 。徽、钦二帝及其皇室宗族、王公大臣、宫女、匠役一万余人被俘北迁 , 几经辗转迁移 , 最后于1130年到达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松花江边旧古城) , 过起了囚禁生活 。宋朝典籍则称徽、钦二帝“北狩” 。
宋徽宗|努尔哈赤是宋徽宗的后代吗?
文章图片

宋徽宗|努尔哈赤是宋徽宗的后代吗?
文章图片

【宋徽宗|努尔哈赤是宋徽宗的后代吗?】宋徽宗的130多个嫔妃都被赏赐给金军军官 , 只给他留下了包括郑皇后在内的五嫔妃 。她们都在三十五岁以上 , 年老色衰 , 女真人不感兴趣 。
宋徽宗和他的嫔妃在冰天雪地的五国城又生育了六男八女 。
宋徽宗去世时 , 在五国城尚有11个皇子健在 。这些活下来的皇子在五国城都被赐妻 , 并繁育了后代 。
而宋钦宗在金国共生活了34年 , 卒年61岁 。
觉罗氏是赵宋后裔?
爱新觉罗为赵宋徽宗、钦宗二帝的后代的传言盛行很久 , 早在清朝鼎盛时期就有了这一说法 。
清朝统治者对这一传言并没有理会 , 现代学者中只有满族专家金启倧1988年发表文章《爱新觉罗姓氏之谜》进行了回应 , 网上的帖子、文章多是此文的衍生 。
首先说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传言 , 那就是“爱新觉罗”的姓氏在当时满洲是横空出世 , 似乎并不是满洲的姓氏 。满洲的八大姓当中没有“爱新觉罗” , “爱新觉罗”和金代女真姓氏也找不到一脉相连的依据 。因此在清朝就有人怀疑:这爱新觉罗氏是满洲人吗?
宋徽宗|努尔哈赤是宋徽宗的后代吗?
文章图片

满族人昭连就在《啸亭杂录》卷10《宋人后裔》中提到满洲正黄旗人铁保 , 姓董鄂氏 , “考自己的宗谱 , 乃知其先为宋英宗越王之裔 。后为金人所迁 , 处居董鄂 , 以地为氏 。数百年之后 , 尚有巍然兴者 , 何盛德之至也 。”
董鄂部很早就归降了满洲部 , 其所在地离赫图阿拉很近 , 如果金人迁宋室后裔到董鄂城 , 必然会波及到满洲部 。
而徽、钦二帝所在的五国城 , 清朝称为三姓 , 也正是满洲部的龙兴之地 , 后来才南迁到赫图阿拉 。
和昭连同时期的姚元之在《竹叶亭杂记》中说:“三姓中有民觉罗 。国初之黑津秀而黠者来投 , 因编为旗 。其人以国家有民公之封 , 自以为宋后 , 因自名为民觉罗 。黑津乃‘徽’‘钦’二字讹音也 。”
“黑津”就是“赫哲”族 , 和满洲人同种 。
1933年出版的黑龙江第一部省级通志《黑龙江志稿》中明确写道:“觉罗者 , 传为宋徽、钦之后 。”
宋徽宗|努尔哈赤是宋徽宗的后代吗?
文章图片

金启倧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在东北爱新觉罗氏冠汉姓为“肇” 或“赵” , 而不冠“金” 。他的父亲金光平曾对他说:“满洲人初读汉字 , 每不能发正确之音 , 如称‘道路’之‘道’ , 曰‘多罗’(切音);称桃李之‘桃’曰‘托罗’ 。若以此规律推之 , 则‘赵姓’之‘赵’实可发音为‘觉罗’ 。‘觉罗’者即满洲人读‘赵’字之讹音 。”
对于以上的说法 , 金启倧并没有予以批驳 , 而是说:“觉罗氏与赵宋之关系 , 由满人传说 , 汉人闻见 , 语言印证 , 调查考实 , 实有蛛丝马迹可寻 , 非同泛泛传说 , 更非出于民族偏见之诬蔑 , 爱书于此 , 以待方家进一步之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