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唐朝名将李靖为何成托塔天王?( 三 )


颉利见唐使来请 , 心里很踏实 。李靖、李世勣连夜进军 , 在阴山一带俘获突厥千余帐 。李靖派部将苏定方率二百骑为前锋 , 乘雾前进 , 距离铁山颉利牙帐七里时 , 颉利才发觉 。颉利乘千里马逃跑 , 唐俭趁势脱身而归 。李靖大军赶到铁山 , 斩首万余级 , 俘获十余万 。颉利想北度沙漠 , 由于路口已由李世责力把守 , 未能得逞 。他改道走投吐谷浑 , 被唐西道行军总管张宝相擒获 。突厥灭亡 , 唐朝的北部领土自阴山向北延伸到大漠 。
李靖年事已高 , 患病退休 。立国青海的吐谷浑不断寇边 , 太宗下诏大举讨伐 , 很希望李靖能够出马指挥 。李靖闻讯 , 请求出征 , 太宗喜出望外 , 任命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 , 节度五总管及突厥等族兵力 , 出击吐谷浑 。贞观九年(635)闰四月 , 吐谷浑遭到唐军的打击 , 烧掉野草 , 退保大非川 。
诸将都认为“马无草 , 疲瘦 , 未可深入” 。兵部尚书、积石道行军总管侯君集不同意 , 认为吐谷浑“今一败之后 , 鼠逃鸟散 , 斥候亦绝 , 君臣携离 , 父子相失 , 取之易于拾芥 , 此而不乘 , 后必悔之 。”李靖采纳 , 督率诸军深入敌境 , 越过积石山 , 前后战斗数十回合 , 取得彻底胜利 。
李靖不仅有丰富的军事实践 , 还有精湛的军事理论 。《宋史》卷207《艺文志六》著录有李靖兵法多种:《韬钤秘术》一卷 , 《韬钤总要》三卷 , 《卫国公手记》一卷 , 《李靖六军镜》一卷 , 《李靖兵钤新书》一卷 , 但北宋神宗时已经不见完帙 。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唐人杜佑《通典·兵典》保存的一部分《李靖兵法》 。传世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 一般认为是假托之作 。
贞观十四年(640) , 李靖的夫人去世 , 太宗指示在自己的陵墓昭陵旁修造李靖夫妇的陪葬坟墓 , 依照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旧例 , 墓前筑阙 , 修成突厥铁山和吐谷浑积石山形状 , 以表彰李靖的特殊功绩 。九年后 , 李靖病逝 , 享年七十九 , 和夫人合葬 。
李靖|唐朝名将李靖为何成托塔天王?
文章图片
李靖的军事成就远远高于唐代其他将领 。高祖多次夸奖道:“李靖是萧铣、辅公祐膏肓 , 古之名将韩(西汉韩信)、白(秦将白起)、卫(卫青)、霍(霍去病) , 岂能及也!”太宗夸奖李靖道:“昔李陵(西汉大将)提步卒五千 , 不免身降匈奴 , 尚得书名竹帛 。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 , 克服定襄 , 威振北狄 , 古今所未有 。”
李靖年迈不再出征 , 太宗议论起另外三位将领 , 却是另一番评价:“于今名将 , 惟[李]世勣、[李]道宗、[薛]万彻三人而已 , 世勣、道宗不能大胜 , 亦不大败 , 万彻非大胜则大败 。”唐代后来的名将为数不少 , 有的只是在政治上会来事 , 军事并不突出 , 有的是蕃族出身 , 不可能被汉人拉来做神灵 。而且 , 比起李靖 , 他们都没有水战、步战、骑战的全面经历 , 也没有军事理论著作 。因此 , 民俗把李靖附会为托塔天王 , 在从唐朝到明朝这段时间内 , 应该说是很自然的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