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限|你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 二 )
而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21)》也显示,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如通话记录、网购记录、网站浏览痕迹、IP地址、软件使用痕迹及地理位置等),82.3%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了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49.7%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情况严重或非常严重。
深晚采访人员测评时看到,部分平台展示的App隐私政策条款,还存在协议条文过长的问题。“洋洋洒洒”数百字的协议内容,文字过小、排版过密的展示形式,让不少用户忽略了其中涉及的重点信息。比如“WiFi万能钥匙”App,深晚采访人员在首次下载使用时就看到,平台首页展示了长达14000余字的隐私与政策,相关内容包括多个操作涉及的隐私问题、信息收集等。尽管相关内容较为详尽,但大量的信息内容容易导致用户“一刷而过”。
律师说法
平台相关行为严重可被追刑责
针对深晚采访人员体验过程中涉及的相关App隐私问题,广东普罗米修(东莞)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嘉成介绍,麦克风监听、个人信息过度采集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大数据杀熟、个性化广告推荐则是侵犯了用户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刘嘉成强调,平台从事上述行为是违法违规,将面临行政处罚。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严重的还可能面临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后果。
消费者应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呢?刘嘉成建议,用户可通过正规平台下载App,谨慎授权App“打开摄像头和麦克风”“读取短信”“读取联系人”“读取位置信息”等,在注册、开通App功能时,应认真阅读服务协议后再慎重选择是否同意注册、开通,尽量取消App的自动登录、自动启用功能,登录密码不要过于简单。此外,还应慎重使用公共WiFi。
刘嘉成提醒,市民如果遇到大数据杀熟和恶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问题,首先要注意收集和固定App违法的证据,然后根据权益损害类型向网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或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投诉举报。如果发现App使用非法收集的信息进行违法犯罪的,市民应及时报警。
(深圳晚报)
【 权限|你的个人信息是如何泄露的?】找采访人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采访人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推荐阅读
-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当禁止
- 菜市场|超市菜市场 办年货个人防护要注意
- 过节|跟马云有过节的4个人,有3个来自腾讯,还有一个请客唯独不请马云
- 泄露|松下称黑客在网络攻击中获取了求职者的个人资料
- 王者荣耀|【黑马早报】新东方:俞敏洪个人文章不代表公司观点;王者荣耀2021全球吸金超28亿美元;22岁编程世界冠军加入华为…
- 个人信息|国家网信办:不得强制要求用户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
- 说出你的故事|2021年这一年你过得如何?虎年一起参加余额宝“年年有余”活动吧
- 大片|致敬向美好生活奔赴的每个人,微众银行联合视觉志打造走心大片
- 监听|手机有这十种情况可能是被监听了,你的手机出现过吗?
- 清单|微信安卓版 8.0.18 内测更新,增加个人信息收集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