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庞统战死之后,刘备为什么不派同样很有才华的廖立进川顶替庞统?

军事不及法正,心胸不及诸葛亮,最后智商也下线了 。其实,庞统死后,这位老兄也去了西川,不过并非是请去的,而是跟去的 。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庞统|庞统战死之后,刘备为什么不派同样很有才华的廖立进川顶替庞统?】廖立与庞统齐名一说廖立与庞统齐名?这种说法是来自于诸葛亮对他们的评价 。
孙权这人有个特殊的爱好,就是爱打听八卦 。有一次,孙权派人到荆州来联络感情,顺便问诸葛亮:“荆州那里除了你,还有谁和你一同执政啊?”
庞统|庞统战死之后,刘备为什么不派同样很有才华的廖立进川顶替庞统?
文章图片

刘备非但没有计较廖立之过失,还将其带回巴郡,等到张飞赶走了张郃后,便让廖立做了巴郡太守 。汉中之战后,又调他入成都为侍中 。说实话,刘备待他确实不薄 。
刘备为何不任命廖立为军师?公元214年,庞统在进攻雒城时被流箭射死 。刘备为何不调廖立进西川呢?
军事才华不及法正庞统虽死,但刘备当时身边还有蜀地内线法正做参谋,廖立是军事能力强于法正,还是比他更了解蜀地?
从廖立在荆州长沙的履历就可以判断,也许他有治理郡县的能力,但军事才能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庞统|庞统战死之后,刘备为什么不派同样很有才华的廖立进川顶替庞统?
文章图片

心胸不及诸葛亮和庞统开阔我们知道,关羽丢失荆州,主要是因为缺了一个好军师为其谋划 。试想,如果廖立有诸葛亮或庞统的才能,刘备完全可以将其安置在荆州南郡,与关羽共御外敌 。
虽然关羽傲慢了些,看不起那些士大夫,但诸葛亮和庞统就有办法和他和睦共处 。
那为何刘备没有将廖立留下呢?廖立也自视甚高 。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廖立与关羽无法在荆州共存 。这一点,从他对关羽的评论中就足可以看出,“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 。
庞统|庞统战死之后,刘备为什么不派同样很有才华的廖立进川顶替庞统?
文章图片

因此,对于这样的人才,最好的选择便是让他独自管理一郡,但也不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郡县,如长沙 。
没得到晋升,遂成为键盘侠廖立之所以有名,绝不是因为他才华比肩庞统和诸葛亮,而是荣登佞臣传,与刘封、彭羕等人同列 。
当刘禅登基后,廖立本以为自己官职将仅次于诸葛亮,没想到位于李严等人后面 。失望之至的他开始闷闷不乐,遇上李邵、蒋琬,竟不知天高地厚地高谈阔论,不但抨击刘备不懂战略,关羽作战无方,还特意点名批评向朗、文恭等人占着茅坑不拉屎 。
廖立越说越爽,也不考虑那两位听者的感受 。前两位已经过世,你喷就喷吧,后面的两位是谁任命的?还故意提到向朗信奉马良兄弟,这不明摆着指责诸葛亮街亭之战用错马谡吗?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庞统|庞统战死之后,刘备为什么不派同样很有才华的廖立进川顶替庞统?
文章图片

其实,廖立的智商真不咋的,前不久彭羕因在马超那里辱骂刘备而被杀 。所谓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廖立非但丝毫没有顾忌,还对着两个人说领导的坏话,他们不去告发才怪呢?
你想,就好比甲和乙都知道廖立说了坏话,如果甲不告发,乙告发了,那么甲就是同谋,除非他们都愿为其隐瞒,但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呢?这廖立口不遮拦,一旦东窗事发,供出甲乙两位知情不报,又是同罪 。因此,除了告发,李邵、蒋琬他们别无选择 。
要不是诸葛亮手下留情,将其流放汶山郡,否则,就这样的智商,和别人玩心眼,恐怕早晚被人干掉 。
结语:庞统死后,刘备为何没起用廖立为军师?军事才能不及法正,容人之量不及诸葛亮,即使有幸成为刘备的侍中,还是没有成为托孤重臣 。悲剧的是,后来智商也下线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