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东北|外东北:清朝柳条边封禁结下的恶果,东北一半的黑土地被轻易割占

涅尔琴斯克、阿尔巴津诺、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尼古拉耶夫斯克、乌苏里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这些归属俄罗斯的城市,各自都有一个对应的中文地名:尼布楚、雅克萨、海兰泡、伯力、庙街、双城子、海参崴… 。如今,中国人依然喜欢用这些来源于满语的名称来称呼外东北的遗失土地 。而外东北的遗失究其根源,与清朝柳条边封禁东北的政策密切相关 。
外东北|外东北:清朝柳条边封禁结下的恶果,东北一半的黑土地被轻易割占
文章图片

法国传教士张诚绘制的清朝划界地图表明,外兴安岭北支直至诺斯海岬(即楚科奇半岛)的南侧均是中国疆土 。
这里还有个插曲,是关于乌第河地区为待议地区以及外兴安岭的走向界定问题 。参加过尼布楚谈判的法国传教士张诚绘制的清朝东部边界划界地图表明,外兴安岭北支(诺斯山)直至诺斯海岬(即楚科奇半岛)的南侧均是中国疆土 。18世纪初比利时人托马斯绘制的鞑靼地图也将勒拿河与外兴安岭南支之间东至大海的地区列为未定地区 。所以有学者认为,《尼布楚条约》中“乌第河待议区”的实际范围要比现在地图所标明的范围大得多 。
外东北|外东北:清朝柳条边封禁结下的恶果,东北一半的黑土地被轻易割占
文章图片

签约后的清朝在东北完善了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的设置后,并没有废止封禁东北的“柳条边”政策 。
外东北|外东北:清朝柳条边封禁结下的恶果,东北一半的黑土地被轻易割占
文章图片

清朝柳条边封禁结下的恶果
当然,关于外兴安岭南北支脉走向问题的争议在1860年失去外东北后都变得毫无意义了 。只是在《尼布楚条约》签订后,虽然沙俄调整了扩张方向,但历任沙皇依然把拿下“阿穆尔河(黑龙江)”作为远东的核心政策,一直在蓄势渗透 。与此同时,签约后的清朝在东北完善了黑龙江将军和吉林将军的设置后,并没有废止封禁东北的“柳条边”政策,东北的人口和开发持续处于低位 。
外东北|外东北:清朝柳条边封禁结下的恶果,东北一半的黑土地被轻易割占
文章图片

封禁东北的“柳条边”政策使得东北的人口和开发持续处于低位 。
柳条边不似明朝长城,没有凭险而设的坚固工程,也没有军事意义,边门也只是稽查收税的关卡和联系东北的交通孔道,所以柳条边在实质上只是一条标示禁区的界线 。建设之初本是皇太极为了保护“龙兴重地”,防止朝鲜人进入宽甸等地挖采人参,才下令整修自凤凰城至碱厂堡(今本溪境) 。但清朝入关后,皇室认为东北是其“祖宗肇迹兴王之所”,为了防止其“龙脉”受损,便加以管控封禁,严禁汉人越界进入东北 。
外东北|外东北:清朝柳条边封禁结下的恶果,东北一半的黑土地被轻易割占
文章图片

外东北|外东北:清朝柳条边封禁结下的恶果,东北一半的黑土地被轻易割占
文章图片

柳条边没有凭险而设的坚固工程,也没有军事意义,边门也只是稽查收税的关卡和联系东北的交通孔道 。
但问题是,东北原本就因为气候寒冷等原因导致人口就不多,清朝入关又带走九十余万人口,柳条边再阻止汉人越界进入垦殖,其结果便是辽阔的东北人迹罕至,千里无鸡鸣 。尽管康熙雍正时曾大量移旗和移民实边,甚至还通过招民封爵的办法,招募内地汉人开发东北,封禁范围也仅限于长白山,但此时的开垦范围仅限于辽东和吉林的部分地区,并还未深入黑龙江和外东北地区 。
外东北|外东北:清朝柳条边封禁结下的恶果,东北一半的黑土地被轻易割占
文章图片

康熙雍正时曾大量移旗和移民实边,但开垦范围仅限于辽东和吉林的部分地区,并还未深入黑龙江和外东北地区 。
到了乾隆帝时期,鼓励移民垦田的政策变成了严厉封禁政策,不但明令吉林等地禁止招募民人耕种,而且就连一直以来的罪犯流放都被停止,原因就是为了保证旗人独享东北地利,避免汉人流民与旗人争利 。之后一直到1792年才开始逐步解禁,大规模放开还要到1860年后,内忧外患终于迫使清廷认识到移民实边的重要性,于是便有了从清末同治年间延续到民国年间的“闯关东”移民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