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来自山东的神秘家族,培养了35位宰相、36位皇后,靠什么起家?

唐敬宗宝历二年,56岁的刘禹锡终于来到了魂牵梦萦几十年的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南京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曾经诗中的景色近在眼前,他不禁感慨万千 。
早在十几岁时,他就写出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著名的诗句 。如今终于来到金陵,乌衣巷也因刘禹锡的诗,从此闻名遐迩,让后人铭记 。
家族|来自山东的神秘家族,培养了35位宰相、36位皇后,靠什么起家?
文章图片

现在普遍认为,这条家规的制定者是西汉的王吉 。王吉可以说是王家的祖先辈,据说,他早年不得志,常去酒馆借酒消愁 。于是就有了这么一段奇缘,一天,王吉偶然在酒馆遇见一位老者 。
他见这老者举止儒雅,便上前请教,说起自己的烦心事 。老者送他三字"言宜慢" 。送完这三字后,老者就起身离去 。
王吉思索很久,所有所思,铭记于心 。自此以后,王吉在官场凭借这三个字,避过了一次次难关 。后来仅用十年就被汉宣帝封为谏议大夫,成为朝廷重臣之一 。
家族|来自山东的神秘家族,培养了35位宰相、36位皇后,靠什么起家?
文章图片

心宜善
第二句"心宜善"是在思想上的约束 。善良是做人的根本,常存善意,自有福报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 。心善之人,常做好事,为他们考虑,自然也能得到他人善待 。
相由心生,我们会发现,在那些心有善念,常做善举的人身上总有祥和之气,人们愿意与之接近 。而那些刻薄小气,心无善念之人,总会目露凶光,让人避之不及 。
据说,这后半句是王吉在10年后,做了大官,回乡探亲时所得 。当时,他又遇见那位老者,当时的老者见他哈哈大笑,说之前的"言宜慢"保得王吉十年荣耀,如今再送三字,可保王吉一生平安 。这三字就是"心宜善" 。
王吉听了老者所言,不由心生愧疚 。原来,做了大官的王吉,在官海沉浮,卷入党争,为个人利益,弹劾官员,力争上游 。后世人研究考证,这位开导王吉的老人,就是汉武帝时的宰相公孙弘 。
得老者赠言,王吉便改过自新,在官场上更为公正严明,与人为善 。他受到了更多人的尊敬,一生官运顺达,再无树敌 。正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就是如此,善良是会回报的 。
家族|来自山东的神秘家族,培养了35位宰相、36位皇后,靠什么起家?
文章图片

六字家训,一生受用
"言宜慢,心宜善",此六字看似平淡,实则大有深意 。一个人在年轻时,难免气盛,需要放缓步调,凡开口发言之前,先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之后再说,这样才能少犯错误,增长智慧 。
长此以往,才能心智成熟 。待人到壮年,经历风雨,也拥有成功,此时应时刻铭记"心宜善",用自己的实力去回报造福于人,提携帮助后人,待人温和,心存善念,这样才能有长者风范 。
王吉为官清廉,最后辞官回乡时只带一身衣物离去 。他一生积蓄不多,但却将最宝贵的"言宜慢,心宜善"六字留给了他的后世家人 。自此,琅琊王氏经历种种考验,成为历史上的一代传奇家族 。
值得一提的是,王吉是历史上提出"优生优育"观点的第一人 。而王氏家族能够世世代代遵循家训,人才辈出,大概也是中国最早"优生优育"的典范 。
家族|来自山东的神秘家族,培养了35位宰相、36位皇后,靠什么起家?
文章图片

王家的成功,除了世代累积的财富和权势,更重要的就是这六字家训,它教导王家的年轻人"言宜慢",提醒着王家的长者"心宜善" 。
【家族|来自山东的神秘家族,培养了35位宰相、36位皇后,靠什么起家?】如此代代相传,从东汉到明清,多少王朝更替、覆灭,但琅琊王氏始终子孙延绵,一脉相传,王家超越了中国古代的皇族,他们的家族史可以说是真正的"不王而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显赫的家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