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选择互联网大厂还有没有前途?35岁成职场“荣枯线”
路人眼中top级别的互联网大厂:天才少年、百万年薪、意气风发;业内人士眼中的互联网大厂:35岁之前是人力资源,35岁之后就成了人力成本。
互联网大厂的薪资水平毋庸置疑,但后者消极的看法从何而来?近日,脉脉数据研究院里的一份对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平均年龄的统计调查给出了回答。
调查数据表明,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其中,以美团、滴滴、字节跳动为代表的新生代互联网公司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的公司几乎占一半,字节跳动和拼多多员工平均年龄仅27岁。
文章插图
IT行业成了吃“青春饭”的行业
有人认为,互联网大厂,作为高科技企业,竟没有处在技术经验成熟期的“资深员工”的一席之地实在是很不可思议。小编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IT行业就是吃青春饭的,只不过吃的是脑力的青春饭。
IT行业的现状是,如果不跟进学习新东西,10年内, IT只余下30%的有效经验,所以IT想要做好, 就要一直更新你的知识, 因为旧知识会很快被淘汰。但学习能力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随着年龄递减的,所以说IT行业是青春饭, 不能算错。
文章插图
尤其是从事技术类岗位,年龄越小竞争力越强。从码农开发到产品经理到现场实施人员,这些职位是IT公司的核心,但都是通过透支精力和时间挣钱,也就是说,如果到了35还没有进入管理层,没有一定科研成果,被淘汰是很正常的事情。
据了解,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很多程序员适应不了行业知识的更新速度被裁后,选择去培训机构当讲师,市面上多了一堆IT培训机构就是例子。
文章插图
试问,当“35岁职场荣枯线”成为社会共识后,将来还会有源源不断的“IT码农”前赴后继吗?
35岁,在国企却是黄金年龄
在IT行业,35岁的确是一道分水岭,在这道关口,个人的前途只有两种态势,要么呈抛物线或直线递增,反之则递减,没有平稳过渡的中间地带。
但在国企,35岁却是员工的黄金年龄,以运营商为例,35岁差不多是三家运营商基层领导的平均年龄,基层员工一般在这个年龄定上限,35岁—45岁,是中层领导晋升的博弈阶段,也是正处级和副部级干部的选拔门槛,45岁之后虽无缘高层领导的选拔,但也不用担心被辞退的问题,国企要稳就业,是不能随意砍35+以上员工的。
文章插图
这是事实,据中国移动8月份公开的招股书显示,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为6.8万人,占比仅有15.25%;年龄在30岁~50岁的“中年人”为35.3万人,占比达到79%,接近八成。在各家媒体一阵又一阵的掀起“年龄焦虑”的浪潮时,中国移动依然稳如泰山,牢牢为身后全体员工撑起一把大伞。
文章插图
当然,除了运营商之外,一些行业也是“越老越值钱”,比如医生,专业咨询顾问,财务主管,教育专家等等。很多服务业也是用老人比用年轻人更稳重可靠,相较之下,BAT更像是过眼云烟。
选择互联网大厂还有没有前途
小编认为,从互联网行业的特性来说,35岁之前个人前途都是处于上升期的,相应的时间内,前途,肯定是有的。同时35岁也是上限,过了这个门槛,如果个人能力没有提升到一定程度,那么职业的稳定性都会成为问题。
推荐阅读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工具|企业微信新版本发布,腾讯产业互联网效率工具实现一体化
- 戴志康|对话互联网早期拓荒者:20年间,Loser、颠覆、繁荣的演化与未来
- 工信部|互联网的柏林墙即将倒掉,一个新时代的混沌从这周五开始!
- 互联网时代|“新微信”诞生, 马化腾已正式确认, 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吗
- 巨头|互联网巨头请回答2022:裁员、抠门、开放、下沉、出海、技术
- 互联网|QuestMobile:下沉市场月活用户近7亿,或成互联网掘金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