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德川之战,一天打垮一个军团,让世界读懂了什么是大国尊严

志愿军13兵团作为首批入朝参战的部队,下辖的四野38军、39军、40军那绝对是主力中的主力,作为解放军的头等主力,那些四野的骄兵悍将哪个不是牛气哄哄,关键是人家的确有这资本 。
但就是如此牛的部队,38军军长打铁出身的虎将梁兴初,入朝首战就被彭老总骂了娘,梁大牙打仗什么时候让人指指点点过,可是彭总骂他,他也只能听着,38军的确是因为情报有误,延误了战机 。
梁兴初自己的部队被骂成了“发面团”,自己还被彭总撂下了重话,再延误战机就被送到军事法庭,即使一肚子的火气也只能全部咽进肚子里,只能怪自己没打好这一仗,这是事实怨不得别人 。
中国人民志愿军|德川之战,一天打垮一个军团,让世界读懂了什么是大国尊严
文章图片

1950年11月24日夜,张魁印带着部队手拿各种爆破器材先于所有部队率先出发了,他们身穿敌军服装,带着会说朝语和英语的翻译以及当地向导在黑夜中不断前进 。
有时候先遣队还能遇到韩军士兵,那些韩军什么时候见过这么有精气神的部队,韩军连问都不问直接给先遣队让路,经过一天两夜的行军后,先遣队终于赶到了目的地武陵里 。
武陵里大桥是德川韩军第7师撤退时的必经之路,先遣队赶到这里后,第一步就是先把武陵里大桥炸毁,然后与南北两面赶来的韩军展开了激战 。
不得不说,志愿军的精锐部队虽然人数少,但战斗力是真的强,即使面对被前后夹击的情况,依然能利用有利地形把韩军打得大败而退,就更别提修复大桥了 。
也正是因为特遣队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阻断了第7师的撤退之路,有力地配合了大部队的作战计划,才最终使得38军完成了对第7师的围歼 。
中国人民志愿军|德川之战,一天打垮一个军团,让世界读懂了什么是大国尊严
文章图片

最近有关二次战役东线战场的电影剧作《长津湖》正在上映中,而早在1960年反映西线战场38军先遣队深入敌后传奇故事的电影《奇袭》就已经上映了 。
其实大家应该会有个疑惑,先遣队再厉害也不过几百人,韩军第7师拼死突围难道还过不去吗?
其实,在先遣队进行路上,38军的3个师已经在三个方向对第7师展开了围攻,这种情况下韩军怎么可能还有能力组织大规模兵力向后突围呢 。
梁兴初保证一天之内消灭韩军第7师,而他最后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刷新了38军身上的本不应该存在的“污点” 。
其实梁兴初在受到彭总批评而闷闷不乐的时候,38军下属的112师师长杨大易身上的压力更大,毕竟误报黑人团情报的就是他 。
这次打韩军第七师的时候,112师拼尽了全力,而在第一次战役中同样表现不好的113师这次也发了狠,过大同江的时候,全师上下连同师长、政委在内的全部人员脱去鞋袜,直接涉水过江 。
在两个师一左一右完成对韩军第7师的包围后,正面的第114师也发起了进攻,韩军第7师经过38军的3个师猛打猛冲之后,仅仅一天一夜的功夫就全军覆没了 。
中国人民志愿军|德川之战,一天打垮一个军团,让世界读懂了什么是大国尊严
文章图片

整个德川奔袭战突出的就是“奔袭”这两个字,先遣队在奔袭,112师和113师同样在奔袭 。
当时112师的任务是赶到韩军第7师的西侧后方,为了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指定地点,杨大易师长什么都顾不上了 。
112师在奔袭的路上打败了一支韩军后勤部队,结果补给没要,俘虏也没要,继续往前跑,并在规定的时间到达了指定位置 。
同时113师也以相同的速度向前进发,他们的任务更加严峻,因为113师要穿过韩军第7师和第8师结合处的部队 。
当113师赶到大同江的时候,顾不得11月的严寒天气,师长、政委两人率先脱下鞋袜背在身后,就往对面岸上冲 。两位主官都做出了表率,剩下的人什么也不用说了,冲就完事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