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曹爽缘何无法攻克蜀汉,司马懿早已看破玄机?答案或藏在曹操身上!( 二 )


还有更重要的是,整个魏国都知道他在伐蜀,贸然撤回去,曹爽颜面何存,这不是让司马懿团队看笑话吗?而且,明明汉中就在眼前,曹魏为这次战争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有些将士心中也不愿意撤 。
那曹爽接下来会如何选择呢?他肯定得问问手下人的意思 。
《三国志·诸曹夏侯传》记载:爽参军杨伟为爽陈形势,宜急还,不然将败 。胜飏与伟争於爽前 。伟曰:"飏、胜将败国家事,可斩也 。"爽不悦 。
原来曹爽的参军杨伟意识到危险,求曹爽放弃行动立即撤军 。但曹爽的宠臣邓飏李胜反对,不顾自己缺乏军事常识与杨伟争论 。
杨伟未能说服他们,愤然说:“邓飏、李胜败坏国家,可以处斩 。”曹爽不悦,拒绝了两人的建议 。
其实曹爽倒也不是不想撤,除了此时撤军回到洛阳会很丢脸外,他还有种进退维谷的感觉 。前进,难以扩大战果,这里的食物也快吃光了 。撤退,骆谷道那段缺水区简直就是噩梦,必然又会渴死很多人 。但是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他最终下了决定 。
谁来了?他的表弟夏侯玄来了 。
曹爽|曹爽缘何无法攻克蜀汉,司马懿早已看破玄机?答案或藏在曹操身上!
文章图片
司马懿一开始就反对这场战争,他本来老奸巨猾的想看曹爽的笑话,但是儿媳妇司马徽时时刻刻在担心亲哥哥夏侯玄和表哥曹爽的安危 。同时司马懿的心腹自己人郭淮还在骆谷道,司马懿心软了,他知道曹爽把他当敌人,可能听不进他的劝谏,而且骆谷道难走,缺水,万一信丢了也麻烦 。于是他就写信给在陈仓的夏侯玄,告诉夏侯玄此时再不能忽视如此危险的境况,在不撤退,曹爽就得全军覆没 。
《汉晋春秋》如是记载:司马宣王谓夏侯玄曰:"春秋责大德重,昔武皇帝(曹操)再入汉中,几至大败,君所知也 。今兴平路势至险,蜀已先据;若进不获战,退见徼绝,覆军必矣 。将何以任其责!"玄惧,言於爽,引军退 。
原来司马懿在给夏侯玄的信里指出,千万别忘了二十几年前,武皇帝曹操在汉中的惨败,现在曹爽已经成鸡肋之势,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该撤了 。蜀军增援部队擅长山地战,一旦他们爬山截断曹爽退路,那曹爽可就连负责任的命都没了 。
夏侯玄在收到司马懿的信后,赶紧从阳平关经陈仓道,从陈仓赶到周至,进入骆谷道花了好大的劲找到曹爽 。郭淮看到夏侯玄来了,知道司马懿联系过夏侯玄了,他赶紧带着本部士兵撤退 。曹爽听了夏侯玄的劝说,知道了郭淮不辞而别,便十分不情愿的撤军了 。
其实,曹爽的士兵听到撤军也是一脸愁容的 。为何撤退回家了反而不高兴,因为他们本来就士气低落,骆谷道北部的无水区更是他们的噩梦 。但曹爽已经别无选择,呆在这里也会被耗死,长痛不如短痛,先尽量收集饮水,到无水区只求快速通过 。
果然,司马懿说的最危险的情况出现了 。蜀军的益州刺史费祎不愿意让曹爽这么轻易的撤军 。
《汉晋春秋》记载:费祎进兵据三岭以截爽,爽争崄苦战,仅乃得过 。所发牛马运转者,死失略尽,羌、胡怨叹,而关中陇右悉虚耗矣 。
原来他先行一步,带兵绕道到无水区等着曹爽,因为曹爽撤军的决定下晚了,他们遭遇到了费祎的阻击,曹爽无奈只能命令士兵们顶着盾牌快速通过,魏军被弓箭射死,以及渴死的,尸横遍野 。好在魏军人多,死得起,曹爽大军终于通过了无水区,捡回了一条命 。
笔者附带提一句,今天的陕西周至县有个旅游景点,叫衙岭三国文化公园,就是当年费祎截击曹爽的地方 。
曹爽此次伐蜀,死亡十多万,伤亡近二十万,在国内的政治威信一落千丈,为日后司马家夺权,他死于非命埋下了祸根 。但凡曹爽不那么优柔寡断,看清形势,早点撤军,定不会损失这么惨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