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赵光义|宋朝故事有弑君嫌疑的宋太宗赵光义( 二 )


淳化四年(993年)农历二月 , 四川爆发王小波和李顺发动的农民起义 。起义军所到之处调发富家大姓除生活品外一切财产于众 , 得到蜀地农民呼应 。次年正月 , 起义军占据成都 , 建立大蜀政权 , 赵光义得知后派遣两路大军讨之 , 起义军终于至道二年(996年)彻底失败 。
赵光义的长子赵元佐自幼聪明机警 , 长得又像赵光义 。赵元佐有武艺 , 善骑射 , 还曾经随赵光义出征过太原、幽蓟 。本是最合适的皇储 。不料赵元佐却因叔父赵廷美冤死而发疯 。
雍熙二年(985年)重阳节 , 赵光义召集几个儿子在宫苑中设宴饮酒作乐 , 因赵元佐病未痊愈 , 就没有派人请他 。散宴后 , 陈王赵元佑去看望赵元佐 。赵元佐得知设宴一事 , 怒气难平 , 一个劲喝酒 。到了半夜 , 索性放了一把火焚烧宫院 。一时间 , 殿阁亭台 , 烟雾滚滚 , 火光冲天 。赵光义得知后 , 猜想可能是赵元佐所为 , 便命人查问 , 赵元佐予以承认 。赵元佐被废为庶人 。其后以次陈王元佑成为众意所嘱的皇储人选 , 而赵光义也有此意 。
雍熙三年(986年)农历七月 , 赵元佑改名赵元僖 , 并封开封府尹兼侍中 , 成了准皇储 。同年 , 雍熙北伐失利 。赵普上《谏雍熙北伐》奏疏 , 得到赵光义嘉赏 。后来 , 赵元僖也上疏论及伐辽之事 , 为赵光义采纳 。
端拱元年(988年) , 赵普第三次为相 , 威权一时又振 。竭力支持和拉拢赵普的陈王元僖也晋封许王 , 更加巩固了皇储地位 。赵普罢相后 , 赵元僖又与另一位宰相吕蒙正关系密切 。立储之事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不想在淳化三年(992年)农历十一月 , 赵元僖早朝回府 , 觉得身体不适 , 不久便去世了 。赵光义极为悲伤 , 罢朝五日 , 并写下《思亡子诗》 。
赵元佐被废 , 赵元僖暴死 , 储位储空缺 , 于是冯拯等人上疏请早立太子 , 赵光义便将冯拯等人贬到岭南 。自此以后没有人敢议论继承问题 。
后来 , 赵光义被箭伤所扰 , 自知将不久于人世 。便就此私下询问寇准 。在寇准的支持下 , 终于在至道元年(995年) , 赵光义三子寿王赵元侃被立为皇太子 , 改名赵恒 。
赵光义册立太子 , 大赦天下 , 京师之人见到太子都欢呼 , 赵光义却闻而不悦 。后在寇准的劝解下心情才好转 。
至道三年(997年)农历三月 , 赵光义崩于东京宫中之万岁殿 , 年五十九岁 , 在位二十二年 。皇太子赵恒登基为帝 , 是为宋真宗 。群臣上尊谥曰神功圣德文武皇帝 , 庙号太宗 。同年农历十月 , 葬在永熙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