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东晋四大门阀世族兴衰记 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二 )


门阀|东晋四大门阀世族兴衰记 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文章图片

但庾亮执政期间,固执己见引发了苏峻之乱,结果让庾文君提前结束生命 。始作俑者庾亮难辞其咎,他主动辞职,转任地方,筹谋北伐未果,含恨而终 。
庾亮死后,其弟庾冰入朝掌控中枢、庾翼出镇上游控制上游,庾氏达到了顶峰 。
我们都知道要竞争,那就需要人才 。如果家族中没有人才,那么自然会被取代 。到了庾翼死时,庾氏家族后继无人,先后执宰朝政二十多年的庾氏家族失去了执政地位,渐渐没落 。
颍川庾氏承上启下,取代庾氏成为东晋新一代门阀代表的,是龙亢桓氏 。到桓温掌权之后,几乎杀光了庾氏家族,仅剩下与自己有亲戚的一家,庾氏彻底没落于江左 。
龙亢桓氏:成也军事 败也军事
桓氏的起点比庾氏还要低,是以军功奠定了桓氏的门阀地位,将桓氏推向顶峰的人是桓温 。
桓温,介于英雄与枭雄之间,一生波澜壮阔,快意过恩仇(为父报仇),指点过江山(三次北伐),独揽过大权(密谋篡位) 。
桓氏发迹于桓彝,是第一批过江士族,又抵抗过王敦,战死于苏峻之乱 。桓温十九岁时,假扮吊客,混入仇人丧礼,手刃其三子,以此扬名天下 。
门阀|东晋四大门阀世族兴衰记 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文章图片

在庾翼死后,晋简文帝为削弱已在荆州传承两代的庾氏,不准其父死子继,任命桓温镇荆州,都督西部六州之地 。三十五岁时,在所有人不看好的情况下,入蜀灭成汉,收复了丢失四十余年的益州,立下殊功 。
以军功起家的桓温,一直都是北伐的忠实拥护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第二次北伐收复洛阳之后,桓温的权势就在朝中一手遮天了 。经过桓温十余年的经营,龙亢桓氏已经囊括东晋半壁江山,掌握天下大半兵权,成为当时最有实力的士族 。但第三次北伐,桓温被智计天下无双的慕容垂在枋头击败,遭遇生平最大挫辱 。
门阀|东晋四大门阀世族兴衰记 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文章图片

桓温一生割据荆州三十载,执掌帝国二十年 。桓温之后领导桓氏的是他的弟弟桓冲,他不想哥哥那样有野心,谨守荆州,不参与建康方面是非 。桓冲死后,荆州军被朝廷夺回,桓氏进入低潮期 。
桓氏再度崛起是在桓温小儿子桓玄手里,此子野心很大,凭借门第贵显以及父亲名望,在自己努力下重掌朝权,举兵反叛,并攻陷建康,建立桓楚政权,但很快被北府的刘裕击败,桓氏族灭 。
陈郡谢氏:力挽狂澜 名士辈出
谢家打入上流社会,是从谢鲲开始 。谢家成为士族领袖,是从谢鲲的侄子谢安开始 。让谢安和谢家一下子成为顶流的,是那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淝水之战 。
【门阀|东晋四大门阀世族兴衰记 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淝水之战的巨大胜利,谢安和谢家嫡系子弟的谢石谢玄谢琰等人功不可没,谢家的声望也因此达到顶峰 。
门阀|东晋四大门阀世族兴衰记 你方唱罢我登场 反认他乡是故乡
文章图片

谢安由于声誉和政治才能荣升东晋宰相,而谢家其它子弟,如谢尚、谢万、谢石、谢玄、谢琰等人也各领强兵遍布方镇,特别是谢玄的北府兵,无敌于天下 。谢氏奠定了与琅琊王氏相等的门阀地位,后世以“王谢”并称 。
这里提一下北府兵:西晋灭亡之后,大量汉人或受战争之苦或不愿与胡人为邻,纷纷南渡;但东晋却拒绝让南渡流民落户长江以南,令流民在长江以北沿江而居,以抗五胡 。后源于荆州的上游压力,于建康和三吴地区之间的京口,建立了流民军,谢安让谢玄在京口广陵募骁勇之士,组建了北府兵,谢家在东晋的地位和权力大大提升 。这支力量,后来还成为刘裕成事的基本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