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2021年的互联网平台竞争版图( 三 )


以业务经营范围为横轴,商业化强度为纵轴,我们又可以将主流互联网平台划分为“五个圈子”:
拼多多|2021年的互联网平台竞争版图
文章插图
超级赢家:业务经营范围很广、商业化强度很高的平台,可以享受最高水平的收入和利润,所以叫做“超级赢家”。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都属于超级赢家之列。其中,腾讯的经营范围最广,但是商业化强度较低,无论是游戏还是广告业务都留下了许多未开发的库存,未来潜力似乎比另外两家要大一些。
市场中坚:业务经营范围较广、商业化程度较高的平台,是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请注意,不是所有公司都能达到相同的商业化强度——拼多多的货币化率明显低于淘宝/天猫,因为这就是它的生存之道;百度的商业化强度可能无法再次超过字节跳动了,除非它能把短视频和直播业务做好。
高期望值:资本市场最喜欢的公司,是业务经营范围很广、商业化强度又还很低的公司,因为它们有庞大的处女地可供开发,具备巨大的收入增长潜力。遗憾的是,这种公司很罕见,目前市场上仅有快手、B站等极少数标的。因为市场期望值高,所以这些公司背负的压力也很大,必须尽快提升商业化强度。
占山为王:主要是商业化强度较高的垂类平台,能够创造稳定的、有一定增长的收入和利润,可是想象空间有限。这样的公司往往不被资本市场喜爱,只能享受较低的估值,除非你处于一个很有想象力的赛道上——贝壳找房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类公司要突破增长瓶颈,往往只有依靠并购整合,近年来案例屡见不鲜。
潜力股/问题儿童:如果一个垂类平台的业务经营范围较窄,商业化强度也较低,外界会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市场情绪好的时候,主流观点会认为它们是“潜力股”,只要在任何一个方向上取得突破就能起飞;市场情绪差的时候,主流观点会认为它们是“问题儿童”,不值得研究。所以,它们的估值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阅文集团和心动公司的投资者肯定理解我在说什么。
当然,影响互联网平台商业化的因素不止上述两条。很多人会指出算法和数据中台的重要性(这是字节跳动广告业务成功的秘诀),广告销售的决定性意义(百度和字节跳动均擅长这一条),以及游戏运营对总体付费盘子的影响(腾讯是这方面的顶尖高手)。归根结底,“商业化强度”是一个既成事实,只能告诉我们发生了什么,而不能告诉我们为何发生。我们将在后续章节分析互联网平台商业化的本质,以及平台商业化强度差异的深层原因。
平台的合纵连横:什么平台最适合建立生态体系?
细心的读者肯定注意到了:作为三大“霸主”及“超级赢家”之一,腾讯的投资版图远远高于阿里和字节跳动。美团、拼多多、京东、快手均是腾讯的联营公司(持股超过20%或拥有董事会席位);在B站这样的垂类平台当中,腾讯的投资触角更是无处不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么多平台都乐意让腾讯投资?为什么竞争对手做不到这一点?
原因很多。例如,腾讯的企业文化比较内敛,一般不去干涉被投公司的日常经营;又例如,阿里巴巴比较倾向于全面控股和并表,就像对菜鸟网络和大润发所做的一样。然而,除了上述宏观的原因,我们还需要从平台的业务属性进行分析。对于被投公司而言,肯定希望从投资方那里获得尽可能多的战略扶持;换句话说,就是投资方的头部APP必须向被投方输出资源。所以,下列因素非常重要:
拼多多|2021年的互联网平台竞争版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