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酷|抖快齐聚短剧战场,是加重“同质化”还是搅动“视频格局”?( 二 )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次春晚活动并没有让抖音在日活拉升上起到决定作用,春晚前后日活数据几乎持平。春节前抖音主站日活在5.3亿,抖音主站日活在春晚当天峰值弹升至5.8亿,春节结束后,抖音主站日活徘徊在4.9亿-5.1亿上下。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作为长视频平台优爱腾,也加速了对短剧赛道的布局,将短剧入口上升到显眼的位置,并且纷纷设立了单独的短剧频道。优酷设立“小剧场”;爱奇艺设立“竖屏控剧场”;腾讯设立“短剧”频道。这背后似乎也能够说明,优爱腾等长视频平台想要通过短剧进一步激发用户流量增长,挖掘用户多重价值,但这本身就加大了对抖音、快手的威胁。
文章插图
站在短视频平台自身的角度,对短剧的战略布局,也算是对当前内容以及私域流量巩固的一种方式。近一两年,抖音、快手都将私域流上升到重要战略位置,今年,私域就成为快手的战略关键词,不久前,快手搜索推出的首个品牌也诠释了对私域流量的布局。
【 优酷|抖快齐聚短剧战场,是加重“同质化”还是搅动“视频格局”?】短剧作为一种新的视频形式,一方面能够丰富当前短视频平台的视频内容板块,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不同需求,例如快手、抖音上很火的视频剪辑,就是短剧的一种形式,目前抖音上最火的视频剪辑博主粉丝已经超过千万。
另一方面,全集充满看点、简短又扼要的短剧,无疑能抓住当前用户的眼球,很多用户之所以选择视频剪辑,就是因为长视频的时长以及剧情过于鸡肋,短剧的出现刚好弥补了长视频的不足,形成短视频用户的内在循环。
据《2021快手短剧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快手短剧用户持续增长,4月平均日活跃用户超过2.1亿,半年增幅8.0%。
最后,短剧本身所能承载的故事体量有限,无法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捧人不捧剧”就成为快手、抖音布局的关键,打造博主个人账号、吸引粉丝入住,所带来的商业效果显然更为直接有效。通过短剧走红的博主能够实现广告营销的投放甚至是直播带货,拓宽抖音、快手的变现渠道。
三、再热的短剧,也逃不过“版权、商业化”事实上,短视频平台对短剧的扶持力度,在逐步加大。
除了改编IP外,2020年12月,快手就推出“星芒计划”,通过“分账”为短剧创作者创收,在今年半年报中,快手公布了快手短剧的数据,截止6月底,“星芒计划”孵化的短剧作品多达40部。
文章插图
而抖音的扶持力度似乎更大,《2020抖音娱乐白皮书》中就明确提出进军微短剧赛道,在推出“新番计划”和“千万爆款俱乐部”等激励计划之后,又发布了“短剧新番计划2.0版本”,激励计划几乎无门槛,由此也能够看出抖音、快手在短剧上的决心。
不过,抖音、快手在短剧赛道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无论是从内容制作还是商业模式都需要深度探索,站在抖音、快手甚至是短剧行业层面,要想改变当前当前视频赛道格局还存在不少难题。
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快手、抖音布局都是为了一个“利”字,但目前短剧盈利模式并不明朗。当前有一定影响力的剧作,几乎全部依赖“视频平台+优秀制作方”的合作,但这意味着即使收视率上升了,更多的收入是被平台所主导,就会导致盈利空间被压缩。
当下,短剧盈利的理想模式就是在通过多季度制作实现,但后续作品推出的播放量高低又会取决于短剧内容制作质量、用户观影需求的转变以及平台与制作方的利润分成等因素。
推荐阅读
- 优酷|2022年了,互联网巨头们的那些“爱而不得”
- 制作|市场要闻|收入高度依赖大客户优酷,网剧制作公司「耐看娱乐」递表港交所
- 持股|优酷电影新增阿里巴巴为股东,后者持股 100%
- 供应链管理|品牌齐聚承泽集团(筹) 共创思购臻选辉煌
- 优酷|缠斗一整年,长短视频仍陷「版权战」,买不起or不想买?
- 优酷文娱|阿里文娱成立优酷文娱,注册资本2亿元
- 营收|当初被阿里收购的品牌,如今营收不升反降,优酷、饿了么等均在列
- 优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阿里文娱接盘优酷全资控股大麦网
- 阿里文娱|阿里文娱接盘优酷全资控股大麦
- vivo|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十年烧光 1000 多亿;网信办依法约谈处罚新浪微博;vivo副总裁冯宇飞被传离职|雷峰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