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莫让“大数据”成基层负担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各级各部门在大数据推动下研发了众多应用平台,把各领域的数据录入系统,运用数据分析展示工作成果。其初衷是为了方便工作,但基层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同平台资源不共享、数据不互通的情况,不仅没有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反而造成数据重复采集,基层疲于应对,“大数据减负”越减越“负”。笔者认为,为更好发挥“大数据”效用,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大数据”的建、管、用,让“大数据”成为基层工作的“好帮手”。资源整合打破信息“孤岛”。以“一体化、一盘棋、一张网”思路推进大数据建设,部门联动整合资源,打造共享平台,将千条线管理与大数据平台“统”在一起,避免基层干部多头重复劳动,减轻基层负担。通过整合数据资源,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解决各类系统重复建设、信息分散等问题,实现平台的集约化应用,促进平台互联互通、信息联动共享、服务便捷高效。通过推动数据整合、共享与开放,依托积累数据资源,建设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新平台,打通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简化操作提升服务“质效”。针对基层村组干部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对大数据应用平台接受能力有限的现状。大数据研发平台在研发过程中,要立足基层实际,优化操作流程,搭建“实战管用、基层爱用、群众受用”的新平台,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群众办事的便利度和体验感。只有简化应用平台设计,科学布局,才能真正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创新考核警惕数据“形式化”。当前,数据信息在各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各部门在考核时,都把数据作为重要参考。虽然数据在考核评价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但也要警惕唯数据论的倾向。考核时不仅要看数据,更要看大数据应用技术在基层治理、民生服务、基层党建等方面是否发挥正向作用,必须警惕打着高效、便民的幌子搞形式主义的情况。强化宣传让群众“少跑腿”。“让网络数据多跑路,让人民群众少跑腿”是惠民的好事。让大数据应用平台真正派上用场,转变群众思想认识是关键,驻村干部入户开展宣讲,要向群众讲清楚大数据应用平台为什么用、怎么用,让群众从心底里接受、推广使用。要依托电子屏、宣传栏、村村响、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对大数据应用平台进行宣传,扩大宣传面,提高知晓率。此外,针对不同人群,要善于借助不同的工具进行宣传,比如针对年轻人群体可以采用抖音、快手小视频和其他新媒体软件进行宣传,因人施策,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永德县委组织部:李加凤)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