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分页加载vs无限加载,你还能想到哪些信息加载方式?( 二 )


第一,无法感知内容数量,已经浏览到那个部分,剩余多少。
因为页面是自动加载的,我们无法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通常用户会在得到结果或者大概率无法得到结果时选择结束。
第二,无法快速定位之前的信息。
有些人可能会说有滚动条啊,因为滚动条会随着自动加载的次数发生变化,几乎没有太多价值。
第三,加载内容过多时,页面过长。
这会导致用户难以及时返回搜索框,切换关键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有两种方案,在右下角加一个置顶的悬浮图标(我个人访谈了解到很少有人真正使用置顶按钮),或者滚动时搜索框置顶。
第四,永远看不到footer。
无法在底部添加其他信息。
第五,非常顺滑。
自动加载操作简单,只需要滚动即可,信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或停顿。
总体来讲,自动加载可以让用户用最少的操作、最短的时间找到需要的信息。
并且自动加载是一种非常沉浸式的体验,不会打断用户思路,甚至没有操作和时间的感知。
这对于以休闲娱乐为主的社交型产品是非常适用的。比如知乎、微博等平台,都在使用无限加载的方式,这可以尽可能把用户留在平台上。
3. 自动加载+手动加载
知乎|分页加载vs无限加载,你还能想到哪些信息加载方式?
文章插图
分页加载和自动加载是最基础的加载方式,现在还出现了一些手动加载和自动加载相结合的方式。
通常是在2~3次自动加载后,便会给一个button触发手动加载。这是一种比较折中的方式。
从用户的角度看,我已经浏览到第一页的末尾了,意味着我还想看第二页的内容,为什么还要用分页打断我获取信息。
自动加载2次后产生的信息大概在9屏左右,这对用户来讲不会是一个很长的页面,造成心理负担;并且如果9屏依然找不到想要的结果,要么是搜索词不对,要么是检索技术不行,真正去点击手动加载的用户就没多少了。
比如简书、google图片搜索就在采用这种方式。
三、回归需求了解不同加载方式的区别是基础,对于具体需求我们应该采用哪种方式,永远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候还需要考虑技术问题。
我们的产品是一款更加偏向工具型的产品,最好像Google一样采用分页的方式。但是这种搜索最好能在第一页就给到结果,我们目前的技术无法达到非常精准的结果匹配。因此综合来看,选用了更加折中的自动加载与手动加载相结合的方式。
作者:栗子;公众号: 栗子设计喵
本文由 @栗子设计喵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知乎|分页加载vs无限加载,你还能想到哪些信息加载方式?】题图来自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