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14天!“个人信息保护法”发布在即,详解我国首部个人信息保护法
近几年来,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例真是太多了,装个软件需要收集个人信息,买个东西需要收集个人信息,有时看个房子还被人脸识别,现在好了,个人信息保护有了法律“安全锁”。
2021年8月20日,我国"首部个人信息保护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获得通过,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也就是说,还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我国将有一部专门的法律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
那么,你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吗?接下来和小编一块来看一下吧。
文章插图
一、什么是个人信息?
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的与已识别或者可识别的自然人有关的各种信息,不包括匿名化处理后的信息。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
个人信息分类包括:姓名、征信信息、地址、身份证件号码、出生日期、账号密码、财产信息、通讯记录和内容、行踪轨迹、住宿信息等等
文章插图
二、“个人信息保护法”亮点解析
1、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不得以个人不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并赋予个人撤回同意的权利,在个人撤回同意后,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停止处理或及时删除其个人信息。
2、处理敏感信息要经过个人同意
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金融账户、行踪轨迹等信息均列为敏感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只有在具有特定的目的和充分的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形下,方可处理敏感个人信息,同时应当事前进行影响评估,并向个人告知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
3、将未成年人列入敏感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法特别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确定为敏感个人信息予以严格保护。
处理不满十四周岁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应当取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并应当对此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处理规则。
4、不得大数据杀熟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范应用程序(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以及非法买卖、泄露个人信息等
对于提供重要互联网平台服务、用户数量巨大、业务类型复杂的个人信息处理者:一、成立主要由外部成员组成的独立机构进行监督;二、制定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平台规则;三、定期发布个人信息保护社会责任报告。
5、完善个人信息跨境提供规则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运营者和处理个人信息达到国家网信部门规定数量的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存储在境内。
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机关批准,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向外国司法或者执法机构提供存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个人信息。
6、公共场所进行图像采集必须提示
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
所收集的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取得个人单独同意的除外。
7、明确逝者个人信息保护规则
个人信息保护法还对死者个人信息的保护作了专门规定,明确在尊重死者生前安排的前提下,其近亲属为自身合法、正当利益,可以对死者个人信息行使查阅、复制、更正、删除等权利。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