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面对一个新功能,我们需要怎样的思考?
编辑导语:作为一名产品经理,当我们需要做一个新功能或者新产品时,产出需求的过程总是比较痛苦的,因为市面上可参考的产品很多,但合适的产品功能才是值得借鉴的。因此在面对一个新功能时,我们首先要思考清楚需求,后续工作才能够朝着争取的方向努力。作者分享了如何思考并产出需求的几点经验,一起来看看。
文章插图
在产出需求过程中还是比较痛苦的,现在太多产品可以借鉴,但是有些别人做了我们不一定适合做,因为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以及对方的用户体量等多方面因素,别人产出功能要解决的问题与我们的方向可能不一样,比如:“滴滴上线一个当打不到快车时,就推荐一个专车也是相等价格,让用户觉得特别惊喜,但是如果我们刚起步也照着做,就不行,这个前提是车辆足够多,而且用户足够多,连快车都没人打,推荐专车有什么用?”
按照上方问题延伸,实际要解决的问题是快车太少人打车,那所要产出的需求就需要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不是有推荐专车,用户就会使用,也许是用户在使用打车软件时,发现总是定位不精准,导致用户流失而不使用,这就是把问题弄清楚,然后去解决实际业务。
据说,爱因斯坦曾说,如果有人给我一个小时让我解一道题,我会花55分钟搞清楚这个问题到底在问什么,然后花3分钟进行逻辑思考,花1分钟写下答案,最后1分钟向出题者做一个简单的解释。
同样用在产品需求上,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搞清楚这个功能增加解决了什么问题,最后才是需求的实现,如果无法弄清楚解决实际问题,功能将失去了它的意义。
针对实现一个功能或者需求时,小编大概有一些思考,不一定适合所有但可供参考,大概罗列了三个点,后续可能会有迭代,这就好比和算法一样,每一次迭代都会更精准。
- 思考业务诉求,解决了业务实际问题是什么?
- 从全局角度思考,是否具备有拓展性?是否能够兼容其他板块?
- 从成本角度思考,这个是否可以用以前老方案替代,页面是否可以共用等等?
一、思考业务诉求,实际解决业务中什么问题?业务诉求有很多,具体因每个公司情况各不一样,但是在我这里大概罗列两类,分为单向和双向的。
1. 单向在我的定义里面,是解决公司的什么诉求,因为公司要买单,不能解决公司诉求,就没有后备资源支持。
2. 双向这类一般是指B端产品,也会有C端方向,公司的诉求是什么?还有就是使用者的诉求是什么?都是解决实际的业务诉求,但是这类一般会将使用者诉求排在前面,其次是考虑公司的诉求,只有达成双赢的结局,这才是结局一个好的诉求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业务中,个人经验偏向于B端,所以会更多站在B端业务方向来表达自己的思考。
思考具体业务时会优先从使用者的类型、使用场景、具体诉求,也就是想要通过这个功能来达到什么目的和诉求?
举例:当某某餐厅商家,要在元旦节做一次充值的促销活动,而在活动正式开始前的xx天,需要将活动传播出去,这个时候真正的诉求是什么?不是传播,而是传播后的转化,传播是基础,我们可以在传播后增加一个收定金享受xx折扣的路径,也许就能在具体活动中为商家最终转化来上一个巧妙的临门一脚。
推荐阅读
- 奥瑞金:预制菜系列产品研发及其包装业务已推出首批产品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业务|哈啰出行新公司业务含小客车租赁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过节|跟马云有过节的4个人,有3个来自腾讯,还有一个请客唯独不请马云
- 腾讯|被约谈点名,坏消息一个接一个,马化腾还扛得住吗?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王卡|宣告一个时代结束!中国移动:10086 App月底停止运营
- 赛道|千亿「设计协作」SaaS赛道,何时冲出一个中国版Figma?
- colin|深扒元宇宙:一个世纪前的科幻概念,为何今天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