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面对一个新功能,我们需要怎样的思考?( 二 )
二、从全局角度思考,是否具备拓展空间如果属于一对一定制的功能,有些时候可能可以少考虑后续的拓展,但还是会考虑技术的复用,不过都是后续的事情。
换个方向,做的功能是要具备拓展空间,简单理解就是该功能不是为一个商家而服务,最好是能做成行业共用,或者市场共用的方案,像刚才提到的预售定金,在其他行业完全适合,珠宝行业、娱乐行业做充值活动时,都可以做到预售定金。
该功能现阶段是否符合公司阶段战略规划,也就公司重点发展方向,一般公司都会有阶段性规划,有些是以季度为标准,有些是以年为单位,但是创业公司灵活性较高,应该季度会更合理些。
对于拓展空间还有另外一个理解,就是商家使用该功能可以施展空间的大小,还是以做了预售定金的功能来举例:“做了一个这个功能后,商家可以用来做交易购买,不能单做一个预售场景使用”。
三、从成本角度思考这个成本角度思考,一般都是技术资源为主,因为一个新的东西投入研发成本较高,有可能还会跟不上市场,所以需要提前考虑,而且就算投入研发了,市场回报远远低于付出成本也是一次失败的需求。
1. 从复用角度思考一个产品前端在维护页面,如果越多就意味着成本越高,所以越简单越好维护,那在做相关需求时,就可以考虑页面是否可以复用以前的老页面,这样就减少页面的前端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
还有就是从后端考虑,后端讲究的是业务逻辑,也就可以复用以前老的需求的业务逻辑,写过的代码和从头开始,前者更有成本优势。
2. 从产品方案角度考虑当推出一个产品功能时,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进行预测,属于一个未确定的事情,所以解决方案一定要简单,越简单成本越低,越复杂成本越高。
当然,不是说只考虑方案简单即可,方案简单的前景是方向正确,也就是前期的思考和调研做到位,使用者用这个功能来解决了实际的问题。
前期方案简单,后续根据效果反馈进行迭代,这个时候才是考虑做到什么样的复杂程度,也有些将功能做上线就不管,就会变成三不管地带,也就是有些产品只想做需求但是不想对需求进行维护,维护属于琐碎的事,做需求上线后是容易比较看见表现层的成就,而维护往往是一个比较吃力的过程。
四、总结做需求时是比较兴奋,但当需求遇到阻碍时也是容易受挫的时候,往往是对需求在最开始思考不足导致,所以我们当接到一个需求时,最优先的不是动手去画原型写需求,而是搞懂这个需求背后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一步没有弄清楚下一步就有可能是错误的行为,所以为什么说产品经理还有最重要的一关,就是学会砍需求,因为产品经理需要不断的在做思考决策。
面向的需求思考清楚之后,我们才会进行下一步的成本和ROI考虑,因为问题弄懂了,也就是方向没有问题,接下来就是思考我们的解决方案,从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考虑公司的利益,所有的方案、研发等一系例问题,都是围绕着怎么帮助公司用高效的解决方案来处理此问题而已。
当然,不是每一个需求都是上线后非常棒,但是把思考清楚之后,对于需求上线后成功概率才会高,作为产品经理就是要把不确定性的事情,尽可能降低风险从而提高成功率。
#专栏作家#小脑壳大思想,公众号:增长小黑客,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多年运营和产品经验,喜欢钻研、思考,专注产品体验和产品设计,目前深耕营销工具中!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 业务|面对一个新功能,我们需要怎样的思考?】
推荐阅读
- 奥瑞金:预制菜系列产品研发及其包装业务已推出首批产品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业务|哈啰出行新公司业务含小客车租赁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过节|跟马云有过节的4个人,有3个来自腾讯,还有一个请客唯独不请马云
- 腾讯|被约谈点名,坏消息一个接一个,马化腾还扛得住吗?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王卡|宣告一个时代结束!中国移动:10086 App月底停止运营
- 赛道|千亿「设计协作」SaaS赛道,何时冲出一个中国版Figma?
- colin|深扒元宇宙:一个世纪前的科幻概念,为何今天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