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中国职业社交简史:Copy to China时代的岔路
2006年,在苹果效力8年的技术工程师陆坚辞职,决定全身心投入到创业公司Vobile的技术和产品开发管理工作。白天,他与合作伙伴、潜在投资者们面对面沟通,晚上则跑到刚刚注册的职业社交网站LinkedIn上查看他们的资料、加他们好友,很快就在平台积攒了50多个联系人。这些优质的人脉资源为他当时的创业提供了很大帮助。
文章插图
2010年,LinkedIn上一个名叫Jessie的香港猎头,通过他们共同认识的一个在谷歌工作的朋友找到陆坚,把他推荐给了盛大网络创始人陈天桥。明星CEO亲自出马邀约,最终让陆坚下定决心离开生活了20多年的美国加盟盛大,开启了后来在国内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创业、就业的经历。
直到2018年,职业生涯中“从LinkedIn获益颇多”的陆坚直接出任领英(LinkedIn)中国总裁一职,全面负责领英中国的业务和研发工作。
然而,刚刚过去的2021年10月14日,一则“微软将关闭领英中国服务”的消息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陆坚在随后的公开信中澄清:只是战略调整,(领英)将专注于提供“连接职业机会”的价值,不再涵盖用户原创内容的发布与互动功能。
换句话说就是,领英将在中国砍掉社交功能——在很多人看来,这无异于是微信砍掉了聊天功能,支付宝砍掉了转账功能,抖音不再支持短视频上传。
职业社交这条赛道上,十几年间创业者们前赴后继,最终留给看客更多的印象是“尸横遍野”。尽管如今该领域仍有玩家,但随着LinkedIn的转型, “职业社交能不能在中国走通”这道未解谜题,又增添了新的迷雾。
社交时代的LinkedIn与LinkedIn的社交时代2002年,硅谷著名天使投资人,有着硅谷“人脉之王”之称的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给自己放了一个长假。
漫步在澳大利亚的海滩,他对刚刚经历的世界互联网泡沫破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重新思考在社交网络领域创业的机会。5年前,他从苹果公司辞职创立了一家约会服务网站SocialNet,但最后以失败告终,而这次,霍夫曼把目光瞄向了还处于市场空白的商务社交领域。
2003年,霍夫曼和他的朋友,后来创办了社交游戏网站Zynga的马克?平卡斯(Mark Pincus)花70万美元买断了著名“六度空间理论”的专利权。这个理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人,通过不超过六个人就可以建立起联系——这正是社交网络的理论基础。当年5月, 一个基于实名制、面向职场的社交网络诞生,作为创始人的霍夫曼将其命名为LinkedIn。
与个人应用的社交网络不同,LinkedIn的模式是让注册用户通过维护商业交往中认识并信任的联系人,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人脉。彼时,被认为是SNS(基于熟人的社交网络)真正鼻祖的Friendster刚刚推出就火爆硅谷,而美国最受欢迎的招聘网站是Monster,两家著名公司,前者没有往商业领域探索的打算,后者没有进军社交的意图,LinkedIn要做世界上第一个基于商业社交的网站能否成功,外界并不看好。
据一位LinkedIn早期的员工回忆,2002年参加面试时他曾问霍夫曼,你觉得LinkedIn能够做多大?对方回答说,预计世界上每个白领都会注册网站,即有2.5-3亿用户,他当时听了“差点笑出声。”而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LinkedIn拥有超过7.4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收入80亿美元。
LinkedIn早年的发展速度确实并不快,因为用户量不足,2005年推出招聘信息服务时还一度遇到销售难度大等问题。2006年,LinkedIn发现从SEO渠道进来的用户和“病毒传播”邮件邀请来的用户数量差不多,但是活跃度却是后者的3倍甚至更多,基于此,LinkedIn推出了公开档案(public profile)功能,将用户职业信息对搜索引擎开放并让其更容易被谷歌搜索发现。
推荐阅读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网络攻击|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网站|外媒:乌克兰政府网站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
- 新社|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行程码|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相关扩容设备测试所致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市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后来者持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