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App字体,只是科技适老化的第一步( 二 )


更重要的是,一部分App内广告信息良莠不齐,不乏虚假信息诱导用户点击操作,这也触及了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最敏感的神经:被诈骗。事实上,老年人被电信诈骗的案例不在少数,这也为许多老年人使用网络支付造成了心理阻力。
要想使老年人培养起使用App尤其是功能性App的习惯,功能简化势在必行。一些主流App在这次适老化改造中,已经做了初步尝试。
其中,淘宝、京东、美团、百度在功能设计上的改动相对较大。
改版的基本逻辑是剔除对老年人多余的功能入口,强化主流功能的显示属性。例如,美团长辈版底部只有“首页、订单、我的”三个页面;打开首页即是商家列表,标准版内的“外卖、美食、酒店/民宿……”等垂直需求模块均被剔除;“我的”页面内容也非常简洁,只保留了“个人信息、账号与安全、支付设置”等关键性功能。
放大App字体,只是科技适老化的第一步
文章插图
美团长辈版(左)与标准版(右)
淘宝、京东在功能页上的改动与美团类似。值得一提的是,淘宝在搜索框页面新增了品类推荐一栏,划分出老年人感兴趣的“生鲜买菜、五谷食补、医药保健”等几大品类推荐,页面底部还用橙色加粗字体强化了“按住说话搜一搜”的语音功能。
放大App字体,只是科技适老化的第一步
文章插图
长辈版淘宝(左)、京东(右)“我的”页面
在智能语音领域有深厚积淀的百度也从语音入手为老年人设计出了一些个性化功能。在百度大字版App中的百宝箱页面,老年人可以使用语音搜索内容,一级入口处还设置了“陪伴电台”板块,让老年人可以收听新闻。
值得关注的是,百度的适老模式是其单独为老年人打造的独立App,淘宝、京东、美团、百度则是在自身App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这是目前应用软件适老化改造两种不同的形式,二者在内容设计上并无优劣之分,在软件维护及用户使用体验上会存在差异。
简化操作界面、有针对性地开发设计一些功能契合老年人所需,是打破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高墙的关键一步。这也代表着应用软件从关注页面设计向关注内容层面转变,转变背后是各大厂商对老年人需求的深度挖掘意识。
真正的适老化产品,应是对老年人需求深度挖掘的产物。当互联网从老年人需求出发去设计适老化产品,才可以称之为互联网在适老化进程中的进步,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鸿沟才会逐渐变浅。
垂直类适老化软件需求大却变现难老年人上网需求契合度低,是互联网适老化改造中反映出的一个困境。
纵观手机商城里的应用软件,聚焦满足老年需求的App总量很小,部分还是养老机构或智能化养老产品的附属App,而在社交、视频、内容资讯等细分领域并未产生一家相对主流的App,填补老年人在互联网世界的信息空白。
这或许反映出,互联网没那么需要老年人。而相较之下,老年人更需要互联网。
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报告显示,在其对全国30个省区市抽样调查的老年人中,认为“生活中离不开互联网”的老年人比例从2017年的57.5%提升至96%。
也正因如此,各大主流App的适老化改版才显得尤为紧迫与必要。
而矛盾之处在于,对互联网企业来说老年人能创造的经济效益较少。老年人对互联网的需求普遍集中在免费内容上,如浏览新闻资讯、社交聊天、看视频依然是老年人在互联网上的三大主要活动,人数占比分别为91.6%、82.5%、84.3%。
虽然老年人绑定银行卡进行网上支付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但更多集中在银行交易、生活缴费等必要性事务上,电商购物、为音视频内容付费等交易依然不高。对于以内容提供为主的垂直性App而言,看似沃土,实则旱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