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件人|个人信息遭泄露,隐私面单难推广,问题出在哪?
“双11”已开始预热,不少人的快递包裹正飞奔在路上。和收到包裹时的喜悦相比,由快递带来的个人信息泄露是不少人的隐忧。近期,印有姓名、电话、地址等个人信息的快递面单被人在网上明码标价批量售卖,引发社会关注。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此前为保护用户隐私而诞生的隐私面单并没有大范围使用。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消费者在寄送快递时没有意识勾选或使用不便,另一方面,使用隐私面单也给快递员增加了额外工作量。业内专家表示,除了隐私面单,快递企业还需要持续加强内部信息安全管理,多管齐下才能保护好快递用户个人信息。
普及率不高:17件快递14件没用隐私面单
在上海市永嘉路一居民小区,门口设有一个快递货架。快递员在与收件人取得联系后将快递放置在快递货架上。收件人回家时,顺便领取自己的快递。
近日,采访人员看到,该货架及附近地面上共有17件快递,涉及申通、中通、圆通、韵达、顺丰、京东等多家快递公司。在17件快递中,只有顺丰和京东的3件快递面单上,隐去了收件人的部分姓名和电话号码中间4位等信息。其余14件快递,快递面单上收件人的详细地址、个人姓名及电话等信息都在“裸奔”。
文章插图
上海一居民小区门口摆放的快递(2021年10月24日)。新华社采访人员杨有宗 摄
距离上述小区不远的一处商业办公空间,也设置有单独的快递货架。粗略统计,该货架上的快递包裹,隐私面单使用比例不足三成。
为了保护快递上的个人隐私,收件人各显神通。白领熊小姐对采访人员说,平时会网购一些零食到工作单位,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她在收件人信息栏填写的并非真实姓名,而是随便起了一个“熊美丽”。
北京市民赵博说,最常用的做法是在收到包裹后,将个人信息栏涂抹或将快递面单剪碎。
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快递涂码笔、热敏纸涂改液之类的商品比比皆是。“因为快递配送环节太多,我在收到快递后才涂抹剪碎,可能起不了太大作用,只是为求一个心理安慰吧。”赵博说。
推广遇难题:用户易漏选 小哥嫌麻烦
隐私面单并不新鲜。早在2017年,部分快递企业和快递平台就尝试推出隐私面单,有的隐私面单将收件人手机号码中间四位以星号代替,有的隐私面单则不仅不显示手机号码,还隐去了具体地址。快递员在配送时,需使用专门的终端设备扫描包裹条形码,才能读取相关收件人姓名及电话等信息。
文章插图
一件快递包裹上的隐私面单,地址信息使用马赛克模糊(2021年10月24日)。新华社采访人员杨有宗 摄
但是,在推广使用过程中,隐私面单却遇到了几大难题。
——用户容易漏选。合肥市民张璇对采访人员说,自己在电商平台购物时,想选择使用隐私面单,不在快递包裹上透露个人信息,但始终找不到选项。“尽管有的电商平台会默认以星号代替手机号码中间四位,但我觉得地址信息同样关键,应该保护好。”
文章插图
中通快递微信小程序操作界面截图。
有的快递企业在个人寄送快递时,隐去个人信息并非默认选项,而是增值选项。采访人员登录中通快递微信小程序,选择寄送快递,在其增值服务中,需点击安全号码选项后才可以使用安全号码而非本人实际手机号码。
——渠道不一,标准不一。在部分快递企业,不同寄送渠道对于隐私面单使用标准也不同。顺丰客服人员表示,用户可以登录“顺丰速运+”微信小程序,选择隐址寄件服务即可隐去寄件人及收件人个人信息。但在顺丰速运App寄快递页面,却无法找到隐址寄件服务选项。
推荐阅读
- 安九|网红安九售假雅诗兰黛,条形码无商品信息,多个平台鉴定为假货
- APP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当禁止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菜市场|超市菜市场 办年货个人防护要注意
- 过节|跟马云有过节的4个人,有3个来自腾讯,还有一个请客唯独不请马云
- 智通财经|太钢不锈(000825.SZ)董事柴志勇因涉嫌泄露内幕信息被证监会立案
- 泄露|松下称黑客在网络攻击中获取了求职者的个人资料
- 太钢不锈|涉嫌泄露内幕信息 太钢不锈董事柴志勇遭证监会立案
- 信息页|企业微信4.0重大版本正式发布:支持微信客服、视频号
- 出行|网约车12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68123万单,环比上升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