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类|看完1000条标题,总结出的五个文案方法( 三 )
3. 引用品牌名称像谷歌、百度、麦当劳、星巴克、华为、三星……这些大众所熟知的品牌或产品,本身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通用词汇,可以让交流更顺畅。
当读者看到这次名字的时候,完全没有陌生感,也就能更容易地理解你想传达的信息。
案例:戴森小家电广告
戴森电器,是高端小家电和黑科技的代名词。它进入中国市场后,定价一直是同类产品的十倍甚至以上,价格上并不具有优势,但依然受到了消费者的追捧,每次一推出新品,都会令爱美的姑娘们趋之若鹜。
它的成功,除了它自身产品极具科技感和时尚感之外,还因为它的广告,很善于利用“数字化”的表达来打动消费者。看看这些文案中的数字,99.95%、0.1微米、12种风温风速,是不是不明觉厉?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案例:直播类课程广告
当你说“我从大佬身上学到了这些方法,令我获益匪浅”,读者不会有什么概念,但如果说“对马云、王健林影响最大的一件事”、“高晓松推荐给新人的五个学习方法”,用户顿时就会提起兴趣。
因为你把大佬的名字给写了出来,这些大佬本身是行业的领军人物,那么从他们的成功经验里总结出来的课程,就会让人觉得很有学习价值,真的是“必须学”。
相比单纯的描述性语言,这些熟悉的人名能够为文案加上直白、真实的佐证,让广告更有信服力。
文章插图
更多“信心”文案:
- 香飘飘奶茶广告:香飘飘奶茶,一年卖出7亿多杯。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三圈。
- 奥妙洗衣粉广告:去除99种顽固污渍,1种解决方案。
- 营销类自媒体:扎克伯格和马云之间,差了600个王健林!
- 情感类公众号:57岁刘德华和6岁女儿刷爆朋友圈:高级的人生,从不潇洒。
- LinkedIn中国推广软文:从0到100万粉丝,他们只用了8步。
- 某饮品推广软文:可口可乐、COSTA都在抢的网红饮料,150 年前就出现在中国了……
- 营销类公众号:抖音刷屏、知乎150万人都在看:没想到我也能写出这样的东西。
- 生活类公众号:星巴克排队,MUJI打卡,北京前门20年后又成了时髦中心?
我们都想要付出的更少、得到的更多,最好是不劳而获。
如果你推广的产品或服务,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想法,你就可以在标题中向读者明确或者暗示——的确存在着这样的一条快捷之路,只要付出极少的时间或金钱,就能实现。
比如说:“独家分享:TED全球创新大会的演讲精华”、“看懂世界趋势,给你应对商业巨变的300条建议”、“如何用低预算,为你的员工提升加班动力”。
包括很多广告口号,也经常运用这种技巧,比如“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瓜子二手车),“打开车门就是家门”(滴滴出行),“每天半小时,搞懂一本书”(得到APP)。
这些文案的立足点如出一辙,就是运用前后对比的方法,来满足每个人想要更省钱、更方便的贪心与本能。
案例:微博抽奖活动
在微博上,只要跟抽奖相关的内容,总能引起大量的转发,更别说金额超大的了。
下面这两个案例,一个是支付宝在国庆节前夕发起的“抽锦鲤”活动,抽取一名幸运儿,送上出境旅游的免单大礼包,顿时引起了全民转发。还有一个是王思聪为了庆祝IG夺冠而发起的抽奖,居然给113位得奖者每人送1万元现金,从上千万的转发量中就可以看出人们的热情。
推荐阅读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隐私|小米应用商店移除32位包必传限制,开发者可自主决定上传APK类型
- 买家|网购到底有多不靠谱?看完网友分享的这10张照片让你知晓一切
- 生活必须品|那些奇葩的网购经历,“人脸手机壳,脑瓜崩神器”看完不怕你不笑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治理|B站治理恶意表达低俗类词语,多次违反账号将被封禁
- 内衣|电商家坦言这5类商品,最好去实体店买,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 业务|SaaS浪潮二十载:SaaS本质、概念澄清、分类和未来(下)
- 注册|华为申请注册“META-FI”商标,国际分类含科学仪器
- 违规|微博:清理违规昵称40余万个,处置各类恶意营销账号近50万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