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类|看完1000条标题,总结出的五个文案方法( 五 )


  • 商业类自媒体:成年人的崩溃,都是悄无声息的。
  • 健康类自媒体: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你的发际线还好吗?
  • 商业类自媒体:他的一个提问,让成龙哭了15分钟。
  • 情感类自媒体:你走的那晚,我感觉天再也不会亮。
  • 社会类自媒体:8个朋友圈里的真事,撑不下去的时候看看。
  • 心理类自媒体:有些人,你早应该拉黑了。
五、好奇心-都是好奇心惹的“祸”第五个路径就是:好奇心。
能够勾起好奇心的文案,有个共通的规律,就是让人看完之后,脑海里总会产生一个问号。
这个问号,可以是文案本身通过“疑问句、反问句”等明示出来的,也可以是广告所提供的信息颠覆了读者的固有常识,让人惊叹,又或者用“省略句”留有悬念,让人想一探究竟……这种文案促使读者从“被动阅读”转向“主动挖掘”,从而获得高质量的关注。
就好像下面的例子中,“剃了光头之后,陈晓和故宫不得不说的这一夜……”然后呢?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种宛如悬疑小说的文案,让人抓心挠肝地想知道“故事”的结局,如果你因为这个省略号而点击进去了,那么,这款利用好奇心的文案也就成功了。
另外还有一种很见效的写法,你可以在句子的开头运用一些短词(如:天了噜、泪崩、惊呆了,绝密、天哪),也能给人一种事关重大,非看不可的紧迫感。
这种文体,也被戏称为“一惊一乍体”,明明没多大的事情,到了文案这里就变成了天大的事了。
案例:脉脉APP
脉脉APP的“花式寻人广告”,就是典型的、挑起好奇心的文案。“张先生,你还记得我吗?”张先生是谁?为什么要记得你?你们之间发生过什么?你为什么要找他……一系列的疑问依次萌发,人们自然会被吊起胃口。
如果你当时正好在等地铁,正好又看到了广告里那个超大的二维码,就会忍不住拿起手机扫个码。扫进去以后,你会发现,原来这是一个社交软件,可以帮你拓展职场人脉,找到更好的工作。
至于张先生的身份,好像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案例:知乎
再来看看知乎系列广告,它通过“为什么”、 “如何”、“可能是谁”等疑问的语气,引发读者心中的困惑,并吸引他们一探到底,挖掘答案。
同时也是在向用户传达:无论你的想法有多另类,无论你有什么怪问题,你都可以在知乎上找到更专业的解答。
这种简单的疑问句式文案,可以形成与用户的良好互动,又传达了知乎网站特有的定位。
情感类|看完1000条标题,总结出的五个文案方法
文章插图
情感类|看完1000条标题,总结出的五个文案方法
文章插图
情感类|看完1000条标题,总结出的五个文案方法
文章插图
情感类|看完1000条标题,总结出的五个文案方法
文章插图
情感类|看完1000条标题,总结出的五个文案方法
文章插图
更多“好奇心”文案:
  • 时尚服装公众号:剃了光头之后,陈晓和故宫不得不说的这一夜……
  • 教育类自媒体:期末考试结束!南京家长终于解放了!但是……
  • 情感类自媒体:和霸道总裁做邻居,是怎样一种体验?
  • 美食公众号:女朋友非要去新乐路喝咖啡,竟然是为了……?!
  • 移动公众号:天了噜!中国移动每月送1.1G流量,居然还免月租?
  • 自媒体软文:泪崩!明年中秋竟发生这种事情!2020年更惊人!还有猝不及防的是……
六、最后-文案千万种,“有心”最难得回顾一下这五个写作方法,无一不是为了让文案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让传播更加有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