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信|不得擅发营销短信,说千遍还需罚一次
“双十一”促销活动临近,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近日召开行政指导会,规范电商平台短信营销行为。会议要求,电商平台要立即全面自查自纠零售、金融等相关产品的短信营销行为,不得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擅自发送营销短信。
《民法典》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进一步指出,“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信息”。但在现实生活中,滥发商业性信息现象一直禁而不止,成为一大顽疾。尤其到了“6·18”“双十一”,营销类垃圾短信更会呈现集中爆发,令消费者不堪其扰。
为此,每逢“6·18”“双十一”等关键节点,工信部都会事先召集相关电商平台和短信息服务企业开会,要求规范营销短信发送,强化行业自律。提前打“预防针”很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还应有进一步的举措。“不得擅发营销短信”强调了一遍又一遍,参会企业也一次次表明态度,但据统计,近年来“双十一”促销期间电商平台的相关投诉中,营销类垃圾短信投诉占比高达九成,且衍生出大量相关消费金融类垃圾信息投诉。
事实上,擅发营销短信并不缺少罚则。根据《广告法》第六十二条,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的,由有关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广告主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2015年6月,工信部发布《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规定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短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规定的,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向社会公告。即便如此,擅发营销短信的违法成本仍然太低,鲜有企业和商家因此受到处罚。
前不久有媒体报道,以营销类短信为主营业务的某短信服务公司,在三年半时间销售了153.41亿条短信,相当于给每个国内移动电话用户发送了10条短信,赚取毛利2.15亿元,却从未被运营商等扣分、处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和商家难免有恃无恐,将法律规定当作耳旁风。
不得擅发营销短信,说千遍还需罚一次。在要求电商平台承担主体责任,自查自纠短信营销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应更好地承担监管职责,加强投诉举报受理,对于违规发送营销短信的行为依法处罚,并通过典型案例等形式向社会公布,以儆效尤。
还应看到,平台商家滥发营销短信的背后,也有一些电商平台“默认”注册用户同意直接发送促销信息的潜规则作祟。《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明确进入和退出平台、商品和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督指导,督促其尽快修补规则漏洞,删除同意发送促销信息的协议条款,避免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同意”。
(原题为《不得擅发营销短信,说千遍还需罚一次》 作者 张涛)
编辑:梁冰
【 短信|不得擅发营销短信,说千遍还需罚一次】统筹:王攀
推荐阅读
- mspoweruser|微软 SMS Organizer 短信应用更新:修复三星手机 Bug
- 三星手机|微软 SMS Organizer 短信应用更新:修复三星手机 Bug
- 个人信息|国家网信办:不得强制要求用户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
- 小米手机怎么拦截短信-小米手机拦截短信方法
- 优酷|2022年了,互联网巨头们的那些“爱而不得”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网信办: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实施影响网络舆论
- 操作规程|拟加码隐私保护快递运单不得“裸奔”
- 智能快递箱|国家邮政局:未经用户同意,快递企业不得擅自将快件投递到智能快递箱等快递末端服务设施
- 监管部门|监管部门拟规定:未经用户同意,不得擅自将快递投递到快递箱
- 国家邮政局|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拟修订:不得擅自将快件放智能快递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