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者|B2B企业该怎么推进“商业网络”?( 二 )
所以,商业网络引进到国内后鲜有人提及。除了数据资产的授权难、可控流转难、保护用户隐私难的因素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硬伤:占由我国经济一半收入的国企央企是独立部署的,要构建上下游的商业网络从根上都不允许。
三、国内商业网络路在何方我们何曾没有想象过这样的一个商业网络:既能通过协议平等链接彼此,又能开放兼容各种应用程序;既能保障用户隐私,又能让数据资产可控流转;既能享受AI带来的业务可见性,又能融入到价值互联的生态网络……
但不幸的是,我们今天所信奉的那些商业网络,与我们的想象大相径庭。我们眼前所充斥的大多数商业平台,在构建网络的协作机制上都是生搬硬套、在面对大量混合部署的客户时又是黔驴技穷、在面对用户的隐私要求时更是束手无策。
更甚者是,某些商业网络在提供数据流转、文档交付的价值之外,还非法地对用户数据在金融等方面的滥用。这更进一步说明了中心化商业网络的弊端,即使是再强大的底层技术,不能解决中心化的网络都不是绝对安全的。
不难发现国内商业网络的短板和痛点,也反向地证实了真正符合国情、顺应大势的商业网络,一定是通过强关联的协同业务为切入点的,一定是打破独立部署的数据壁垒的,一定是借助隐私计算让数据可用不可见的,一定是让用户的数据资产可控流转的,一定是去中心化来推动平等链接的,一定是趋于形成开放生态且可运营的……
文章插图
这六个“一定”的集合体,按照福雷斯特研究公司对B2B商业网络的划分,就是通过区块链或其他类似的技术理念,实现了“Many-to-many”(多对多)的业务网络,它既不同于其他B2B集成机制对管理文件传输,或者直接集成和API对接,也不同于“Many-to-one-to-Many”(多对一对多)提倡的多个买家通过一个中心链接多个供应商,更不同于SaaS类B2B服务商利用系统连接多个买家或供应商。
那么,Many-to-many模式的商业网络形态如何运用Blockchain技术来实现?
其实这问题也是摆在我们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我们在理论上探索了一种超区块链技术,既要保证企业数据足不出户的安全性,也要实现与产业链上下游交换的协同性,从而构建一种商业协同网络。
本文由 @不见悲秋客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求职者|B2B企业该怎么推进“商业网络”?】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迅销集团|新疆回应“山姆下架新疆产品”:劝相关企业不要割自己肉贴美国脸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封号|亚马逊新CEO上任,中国电商成重点封号对象,企业半年亏损7.4亿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泄露|松下称黑客在网络攻击中获取了求职者的个人资料
- 工具|企业微信新版本发布,腾讯产业互联网效率工具实现一体化
- 安全|“网络大流感”ApacheLog4j2漏洞来袭“云上企业”如何应对?
- 微信|企业微信最新数据:活跃用户数量为 1.8 亿
- 信息页|企业微信4.0重大版本正式发布:支持微信客服、视频号
- 腾讯|企业微信跳出舒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