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号称“蹭网神器”的APP有信息泄露风险
出门在外,不是每个地方 ,都有免费的WIFI可以蹭的,没有流量了该如何是好?
但当你看到以下这些APP软件,神乎其技的应用介绍的时候,会不会被吸引安装下载?
上海消保委微信公众号发文表示,这些号称“蹭网神器”的APP有信息泄露风险。
文章插图
诸如此类所谓的“蹭网神器”,各大主流应用市场都还不少。
1.小米市场
文章插图
2.华为市场
文章插图
3.苹果市场
文章插图
这些软件真的能实现“蹭网无忧”吗?
虽然有些消费者持有怀疑
但仍有不少消费者
【这些号称“蹭网神器”的APP有信息泄露风险】会抱着侥幸心理尝试使用
上海消保委告诉你
下载前必须要知道的几件事↓↓↓
1.这些所谓“WIFI密码破解神器”的原理更多的是WIFI热点共享,并不是破解
当你手机安装软件后,在连接某个网络时,软件就会获取相关的WIFI信息和密码,并且将数据上传至后台用于共享。附近安装该款软件的其他用户就能实现蹭网的目的。这些软件所谓的“破解”是需要大量的用户共享WIFI数据作为支撑的。
文章插图
如果有的软件真的能如介绍所说轻松破解WIFI密码功能,那更是涉嫌违法行为。
2.这些软件不仅不能实现蹭网,反而浪费用户流量,观看大量广告
“广告多”“广告不能一键关闭”“诱导下载”等是大量用户评论里出现的高频词语, “蹭网神器”更像是“广告播放器”,漫天植入营销广告,令用户不胜其烦。
3.这些软件“瞄准”的是用户的隐私信息!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除收集WIFI密码外,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这些软件还会索取手机通话记录、位置信息、微信信息、相机、已安装应用软件列表等权限。
这些权限明显与软件提供的服务业务没有直接关联,根本目的是索取消费者的隐私信息,极有可能造成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和滥用。
上海消保委建议消费者,还是要谨慎下载这些“蹭网神器” ,不要对“蹭网”太上头 ,更不要拿自己的隐私信息安全“开玩笑” 。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