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秋衣冬收, 电商预售时间为何越来越长( 二 )
“如果上下游厂家没有现货,则需要给他们一定时间来备货生产。如此一来,耗费的时间层层叠加,衣服生产周期便会延长。”爱园说。
不过,周颖也提到:“为了一件衣服愿意等待60天的顾客非常少见,部分商家之所以设置过长的预售时间,其实也是一种噱头,实际发货时间可能没那么长。”
在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看来,如果在消费者购买前,商家已经明确告知预售时间,发货时间也没有超时,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既然选择购买预售商品,就说明双方已经达成合意。消费者如果想缩短预售时间,需要和商家协商,是否能够实现协商,主要取决于商家是否接受。
“但如果预售时间过长,对消费者来说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有可能在预售商品发货时间届满之前,商家‘跑路’或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导致他们无力履行预售合同。”赵占领说。
买家:不退不换是霸王条款
卖家:退换率过高影响评分
除了预售商品发货时间长外,不退不换的“霸王条款”也是消费者的吐槽点,有的还遇到过因为无货直接被退款的情况。
采访人员在某电商平台上搜索10家以预售为主的店铺发现,这些店铺的“购买须知”里无一例外写着:“一旦拍下,不接受任何无理由退款、换款、换色以及更改尺码,中途退款者强制发货,恶意退款、跑单、中差评一律不再交易。”
这项规则,在陈默看来就是“霸王条款”。“本来等待的时间就长,还不能退换货,只要交了钱,不论大小是否合适、质量是否优质,必须自己承担后果。卖家规避了风险,可消费者的利益谁来保障?”
陈默告诉采访人员,她还遇到过卖家强行退款的情况。有一次,她网购了一件预售款衣服,等了20多天,结果突然被卖家告知没货了,要求退款给她,对方也没有给出任何赔偿。
对于这个结果,陈默“自认倒霉”并选择忍气吞声,因为“如果给卖家差评,卖家就会把我拉入黑名单。我是冲着衣服的设计师去的,如果被拉黑了,可能以后就买不到这个设计师设计的服饰了”。
预售商品无货被退款的情况,貌貌也遇到过。此前,她网购了一件预售商品,卖家承诺几天后便会发货,结果货没收到反而收到了卖家的退款,对方的理由是“暂时缺货,工厂做不出来”。
对于此类现象,周颖解释称:“这是商家为了规避风险,减少投入的方式。当预售的商品足够多可以投入批量式生产时,商家才会选择生产并销售,若预售商品数量较少,商家无利可图便选择让消费者退款。”
而如果预售商品过多,超过商家所能承受的范围,也可能导致消费者被退款。
据周颖介绍,有时商家在直播或促销时对商品进行打折售卖,低廉的价格虽然能招揽消费者,但也迫使商家让出一定利润,而一些商家承受损失的能力有限,如果因为价格低廉导致预售商品过多,那么商家就会要求消费者退款或者压缩选材、加工厂及人工等支出以控制成本、规避风险。
“当利润无法覆盖投入的成本时,商家只能选择停止生产以及时止损。”爱园说,预售商品是按需生产,一方面商家可能没有额外的库存可供换货;另一方面,如果店铺退换率过高,会影响店铺评分,甚至可能无法继续经营,再加上部分恶意退换货的消费者及同行因素,所以很多预售商家便选择不退不换。
在赵占领看来,消费者下单购买预售商品后,消费者和商家之间买卖合同成立,商家就需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及时交付所预售的商品,除非商家与消费者之间事先有明确约定,约定在无货或者某类情况下,商家可以单方解除合同,要求消费者退款,否则商家若以无货、厂家不生产等理由不发货,就属于单方解除合同,构成合同违约行为。
推荐阅读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安九|网红安九售假雅诗兰黛,条形码无商品信息,多个平台鉴定为假货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内衣|电商家坦言这5类商品,最好去实体店买,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 疫情|台州在全省率先开展大物防联控 全链条监管进口商品疫情防控
- 商品|酒店自动售货机:减轻退房查房负担。
- 家用电器|电商商家坦言:六类商品最好去实体店买,免得自己不满意
- 淘宝|京东物流那么快,为啥老百姓更爱去淘宝买?其实与商品无关
- 网上购物|电商卖家透露:这6种商品尽量不要在网上购买,不然吃亏的是自己
- 新鲜|经常网购的注意,这几种商品最好别在网上买,不然吃亏的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