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万物皆可AI,狗狗也不例外( 二 )


而说到机器宠物,那就不得不提起Sony的电子机械宠物狗AIBO(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从名字就可看出,这只“宠物狗”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虽然最初几代产品智能有限,但随着AI技术的日渐进步,AIBO的交互系统也越来越完整,行为模式也和真实世界的狗越来越相似。
机器狗|万物皆可AI,狗狗也不例外
文章插图
【 机器狗|万物皆可AI,狗狗也不例外】新版的AIBO可实现平稳地行走、坐下、躺下、唱歌、跳舞、击掌、叼骨头、打滚,甚至装死的功能。随着相处次数和时间增加,AIBO能和主人的互动中学习更多经验,变得越来越乖巧听话。
鼻子上的摄像头带有面部识别功能,身体则装设多个由深度学习算法提供支持的传感器,能评估周围的环境并做出反应,还能在快要没电时,自己跑到充电桩充电。但由于体积较小,其机动性较为有限。
人工智能技术的日新月异让人机交互体验逐渐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能对这些AI机器宠物产生情感共鸣,机器宠物不再只是家庭娱乐伴侣,而开始帮助特定疾病的治疗。
现今已有一些国家以机器宠物替代动物疗法,用于老人以及自闭患者的医疗照护中。如专为医疗用途开发的社交型机器海豹Paro,已在临床试验中证实能缓解疼痛、减少痴呆行为以及改善抑郁、焦虑和压力等心理症状。
机器狗|万物皆可AI,狗狗也不例外
文章插图
这款治愈海豹具有视觉、听觉、触觉,会对触摸行为进行回应,也能根据主人的调教,表现出不同个性,并与病人进行眼神交流。主导得克萨斯大学老年痴呆临床试验的Sandra Petersen博士经试验发现,Paro能改善如抑郁、焦虑和压力等症状,使得与这些症状相关的药物需求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Paro已通过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证,其上门护理被纳入德国的健康保险范围;丹麦已有80%的地方政府引进Paro。目前,全世界已有5000只以上的Paro投入使用,遍布三十几个国家的疗养院等医疗机构。
除了Paro,美国Tombot公司也专门为阿尔茨海默症和其他类型痴呆症老年患者设计了一款在观感和生理触感上十分逼真的机器狗Jennie。这款以金色拉布拉多犬为原型打造的仿真机器狗会吠叫,摇摆,能利用耳朵、眉毛和鼻子来模仿真实狗狗的表情。
内建的传感器让它能理解语音指令、识别声音,并对触摸作出反应。为了模拟真的狗狗,Jennie采用随机行为模式,让它能自主选择在哪些时间要做什么。
机器狗|万物皆可AI,狗狗也不例外
文章插图
多功能“家人”
虽然许多用于医疗机构的AI陪伴机器人已被证明对情感交流有所帮助,但无论是Paro还是Jennie,这类毛茸茸可爱小动物的机动性都不强,只能像玩偶一样放置在固定地方让人抚摸,较不适合一般家庭使用,毕竟普通家庭并不像医院随时有专人陪护。
在一般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陪伴机器人若是无法跟上主人的脚步、与主人一同行动,无论作为同伴或宠物,都未免有些失色。除了实现情感与行动上的人机交互外,一些产品还融入了智能安防设备,为机器人添加摄像头监测、警示与通讯功能,让外出的屋主随时了解家中成员情况。人们对机器宠物有了更多要求与想像,对其机动性与功能性的需求变得更加多元。
梅耶˙马斯克身边的KODA就是为此设计的。
去年十月,创新型机器人公司KODA Inc.推出了全球首款去中心化AI家庭宠物机器狗“KODA”。与医疗院所经常使用的陪伴型AI宠物产品不同,KODA同时具备了机动性和情感互动的功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