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Notability 回应老用户吐槽订阅制,为什么我们还是讨厌订阅制?
现在,又有一款 app 加入到轰轰烈烈的「订阅制革命」中。11月1日Notability 宣布改变这款老牌笔记 app 的收费模式,从原有的 60 元买断变成每年 80 元的订阅。
同时一些基础功能宣布改为免费。由于许多高级版功能在免费档位中被拿掉(甚至限制免费用户的笔记修改),因此即使官方向用户赠予一年的高级会员,也无法改变老用户对其的强烈反弹。
文章插图
▲Notability 新的付费模型. 图片来自 Notability 官网
用户吐槽的重压之下,11月3日早上Notability 又调整政策,声明:
在2021年11月1日前已经买断的用户,可以终身免费使用此前已有的功能。
文章插图
用户们的愤怒不难理解。
因为细数起来,现在订阅的服务,每个月都会构成一大笔开销:其中有腾讯、爱奇艺、网易云等流媒体服务,还有 Office 365、泼辣修图、幕布、Pomotodo、NOMO、JSBox 等工具应用。随着更多的软件和服务转为订阅制,这笔开销也会变得水涨船高。
缴纳完水电煤房租费用的现代人,突然又要为这些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app 再「缴税」,怎么听都有点让人感觉不爽。
为什么我们这么讨厌订阅制?这可能得先从买断制讲起。
传统买断制软件谈及订阅制之前,有必要说说被它所颠覆的旧模式,也就是一次性付款的买断制软件授权。
在诞生之初,软件购买遵循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传统商品交易模式,这无疑最符合当时的软件形态。因为在互联网速率缓慢、计费高昂的时代,软件大多会被刻录到软盘和光盘等可移动介质,与其他实体商品一样在线下销售。
文章插图
▲Windows 7 安装盘 | 图片来自:Ethan @superuser
在这种模式下,开发者倾向于间隔一段较长的时间发布一个大版本更新,这些大版本往往会包含从 UI 到功能的全方位大幅度升级,从而吸引用户购买新版本软件(换言之,新光盘)。我们最熟悉的买断制软件莫过于微软 Windows XP/Vista/7/8 以及 Office 2003/2007/2010 等经典版本。当然,如今大部分单机游戏依然沿用着买断制,因为游戏厂商必须打造全新游戏世界才能持续地吸引玩家注意力的现实需求正好与买断制不谋而合。
【 notNotability 回应老用户吐槽订阅制,为什么我们还是讨厌订阅制?】网络带宽的蹿升很快让软件的发行更新不再依赖于线下渠道,厂商得以通过网络轻易地将安全补丁与功能更新推送给用户,买断制在物理形态上的基础业已消亡。
然而在新世纪的头十年,「买断制+大版本更新」依旧牢固地垄断了软件交付模式,充其量是大版本之间出现了一些以 Windows Service Pack 为代表的中等体量功能更新。或许要归咎于网络支付的发展拖了后腿——没有方便可靠的付费方式支持,用户依然偏好于尽可能地减少付费次数。
文章插图
不管怎样,这个时代的软件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怀缅的记忆。比如说,没有什么绵延的契约关系,买完,到手,一拍两散,简单直接。又比如,贵的软件是真贵,微软和 Adobe 动辄 4 位数的软件价格能直接打消掉无谓的念想,买不买得起一目了然。以及,如果买不起,买断制软件离线的本质使它们能被轻易盗版。
订阅制兴起但另一厢,开发者可高兴不起来。
软件开发的高成本和持续投入的需求,使之成为了一项高风险活动,买断制更是加剧了这种风险:在大版本发布之初销售额达到高峰,此后便逐渐回落,两个大版本之间必然存在漫长的低收入间期。拥有多项产品的大公司尚且可以通过错开旗下不同产品的更新发布来让收入保持整体平缓,但小团队与个人开发者就不得不面对低收入间期内的资金中断风险了。
推荐阅读
- 火狐|火狐回应 Firefox 无法访问网页:服务器更新触发 bug,现已解决
- 迅销集团|新疆回应“山姆下架新疆产品”:劝相关企业不要割自己肉贴美国脸
- 行程码|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相关扩容设备测试所致
- 行程卡|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对相关设备紧急扩容所致
- ipo|叮咚买菜被曝大裁员!回应称消息不实,属公司正常组织资源调整
- 传播|金域医学最新回应:不存在“主动传播病毒”“丢失样本”“伪造数据”“瞒报数据”等情况
- 中消协|8点1氪丨肯德基客服回应盲盒被中消协点名;微信灰测“朋友圈折叠图片”功能;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
- 一行为|厂商敢威胁刘强东不给京东供货,东哥随后一句话回应太霸气
- 工信部回应 App 摇一摇开屏广告:相关互联网企业已积极整改
- 拼多多|三只松鼠、韩后先后声明,未在拼多多开设店铺,拼多多的回应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