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你有“新套路” 我有“避坑术”
11月3日,今年“双十一”第一轮预售和尾款支付结束,第二轮预售紧锣密鼓开启。
采访人员采访中发现,实战经验丰富的网友们都有一套实用的“避坑”指南:金额不对,留存证据、联系客服;发现当天秒杀更便宜,就先付尾款再退单,重新购买;直播优惠截图留存、等收到货物逐一对照……面对商家五花八门的套路和一个接一个的坑,消费者“不买单”了,消费也更趋理性。
当天秒杀反而更便宜?“尾款人”:先付款再退单
“双十一”第一轮预售阶段,钱女士就购买了一款预售商品并支付了100元定金。但到11月1日凌晨付尾款时,钱女士发现,当晚秒杀的价格反而比预售价格要低。她对此十分无语,这意味着支付了定金反而让自己失去了享受更优惠价格的权利。最后钱女士是先付了尾款然后又进行了整单退款,再重新按秒杀价下了单。
【 校服|你有“新套路” 我有“避坑术”】采访人员在网络上搜索发现,不少网友都有类似的经历。大部分网友也都没有选择“吃下这个亏”,有的选择和客服沟通解决,有的和钱女士一样直接重新下单,并通过先付尾款再第一时间退单避免定金损失。
促销活动“明降暗涨”?网友:果断“请离”购物车
市民陈女士此前心仪一款保温杯很久了,就等着“双十一”享受更多优惠。观察几天后发现,10月30日,该保温杯的价格突然从29元涨到59元,算上2元的优惠价,最终价格57元。“我当时就把它从购物车里删掉了。”陈女士说。
无独有偶,张同学也向采访人员透露,之前收藏的一件卫衣,标价89元。11月1日当天,他发现标价变成了159元,各种优惠券、满减后,最终实价又回到了89元,“这是典型的明降暗涨,商家自作聪明,我第一时间就把这件卫衣‘请离’了购物车。网购还是要多留点心。”
如果全款付了才发现中了“明降暗涨”的坑,该怎么办?相关法律界人士表示,商家虚构原价、暗中提价的行为涉嫌价格欺诈,卖家构成欺诈的,买家可以要求“退一赔三”。遇此情况,消费者可保留消费凭证和沟通记录,向电商平台或消费者协会举报并索赔。
买一件商品却付两次钱?宝妈:留存证据及时维权
10月30日,林女士为其闺女在淘宝下单了某品牌120cm尺码的三件套校服,优惠价158元。次日,林女士通过学校班级群了解到,闺女穿120cm的校服会偏大,便当即联系客服,要求上述订单按退款处理。在得到客服同意退款的回复后,林女士再次下单,花158元购买了100cm的上述套装。
11月2日,收到100cm套装后,林女士打开淘宝,在“待收货”页面确认收货后,意外发现此前已申请退款处理的120cm校服的订单,物流信息显示同样是已收货。随后,她联系客服,质疑退货订单为何还有物流信息,退款金额为何迟迟未到账。对此,客服以“订单量太大、工作疏忽”等为由致歉,并请林女士重新发起退款申请,承诺会妥善解决。
“我只收到了一套校服,但其实花了两套的钱。如果我没发现这个120cm的订单,那真的只能自认倒霉。”林女士说,“双十一”网购不仅仅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幸好她将此前跟客服沟通退款的记录都截屏保存下来了,后续沟通就比较顺利了。
上述法律界人士坦言,林女士算运气好的,如果与商家协商后无法妥善解决的,消费者一定要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或举报,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南报融媒体采访人员 张安琪 曹丽珍
来源:南京日报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