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流量见顶、主播主控,双十一正在变革


头部|流量见顶、主播主控,双十一正在变革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源创业邦专栏派财经,作者姜研,图源图虫,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足月的双十一却抵不上一天的快乐!
今年的双十一再次拉满一个月的战线,预售、满减、会员活动等噱头十足,10月20日几大头部主播开播曾一度让“淘宝崩了”。
如今的双十一满满套路,形式大于内容,满减、预售抵扣、跨店津贴等“糖衣炮弹”,让“尾款人”后脊发凉,引发网友热议和吐槽,“一个月还不如当初一天的价格便宜。”
电商节越来越失去了最初的模样,转而驶向另一个方向。以李佳琦、罗永浩和薇娅为主的头部主播,成为当下双十一的最大赢家。数据显示,仅10月20日,淘宝头部主播预售直播带来了超180亿元的销售额。
流量见顶的双十一,正从“平台大战”演变成“直播大战”。
拉长的双十一,定金模式黏住用户从去年开始,双十一就进入了长线状态,人造节时长越拉越满,但透过各大平台的动作来看,不难发现双十一活动周期越来越长,销售额增长却越来越难。
随着抖音、快手的新势力加入,使得原本就拥挤不堪的电商赛道更加内卷。自从拼多多加入后,就进入日常拼价格的时代,再加上新势力平台主打性价比的“直播带货”,曾经的闪电战活生生打成了持久战。
天猫多年培养起来,让用户认同“双十一”等于五折的心智,逐渐被直播带货消磨殆尽,电商行业人造节的颓势渐显。
2009年,淘宝开创了电商历上首个人造节——双十一购物节,2009-2020年,12年网购人群的数量由8788万上涨到了7.1亿,双十一的成交量由5000万上涨到了4982亿。然而,成交额逐年上升、屡被刷新,增速却明显放缓。2010年双十一同比增长1700%,此后一路下滑,2019年一度下滑至25.7%,在2020年该数据跃增至85.6%。
与此同时,双十一增速和天猫全年销售额增速差距越来越窄,这表明双十一对天猫的带动作用在逐渐减弱,传统电商的大促模式正在失去魔力。
对比高峰期,电商增速在大幅放缓。一位电商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电商内卷确是事实,但没那么悲观。拼多多在2015年崛起,几年时间俘获阿里的核心用户,以百亿补贴低价入局,搅乱了沉寂已久的电商行业,各家纷纷开始补贴战术,硝烟再起。只要流量还是电商的核心,内卷就势必会持续下去,内卷亦是电商平台进入存量厮杀时代。促销节从一天,拉长至一个月,也许能短暂缓解电商平台焦虑。
数据显示,2020年,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天猫双11实时成交额突破3723亿。而2019年双11当日一天的销售额为2684亿,2018年为2135亿元。
2020年之前,阿里统计双11的销售,只有11月11日这一天,而从2020年开始,统计周期变成了从11月1日到11月11日。活动周期和统计周期的拉长,表明销售额数据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增长乏力。
除了拉长战线,今年的双十一延续了定金模式。但在今年的11月1日首个尾款日,不少“尾款人”却在社交平台吐槽,发现预售比“双十一秒杀”价格更贵,尾款人纷纷质疑“双十一”的定金模式。
2020年双十一,天猫首次开始了两轮的“预售模式”,面对这个新玩儿法用户纷纷当起了“尾款人”。
电商平台不会无限低价,因此除了拉长周期,预售制能有效地锁定用户。部分用户表示双十一预售价不一定是最便宜,但却让人感觉最便宜。
在越来越紧张的电商竞争中,预售分轮次、主播直播都是为了把消费者牢牢粘在自己平台上。
直播成亮点,头部主播马太效应今年双十一,各家对于直播带货的投入和关注更多了。双十一正在从“平台大战”演变成“直播大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