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拼多多的两大难题
文章插图
导语:拼多多开始进入瓶颈期。
文:朱柳香
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拼多多以“拼团”的社交电商思维快速崛起,刷新了市场对电商的传统认知。2015年创建后,2018年就在纳斯达克上市,只用了不到5年就成为国内规模第三大电商;如今以8.5亿年度活跃用户成为海内外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
不过,随着电商环境不断改变,内容电商风口渐起,这个年轻的黑马逐渐面临两大困境。本文我们将透过拼多多成长历程中的关键点,分析拼多多的现状,以及对未来局势的预测。
拼多多发展历程三大关键点
用一句话来总结,拼多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天时地利人和:从被电商巨头抛弃的下沉市场入手,依靠令一线城市中高端用户无法认同的微信拼团模式,以及贴着“消费降级”标签的商品占领“五环外”用户。采用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实现从低维向高维渗透。
拼多多出生的2015年,正是被认为市场红利殆尽,电商格局基本稳定之时。在这种市场和电商格局下,拼多多要完成弯道超车,就意味着一边要避免被巨头盯上,一边还要从虎口夺食,既要防守又要进攻,这是如何实现的?
1、以“拼”为核心打造社交属性和低价策略
拼多多早期借助淘宝商家外溢、下沉市场人口红利,抓住一些对价格极其敏感的小镇青年,通过低价促成交易。2014年微商红利告一段落后,社交电商成为主流,这种去中心化的购物方式既方缩短了用户的消费决策,也缩减了平台的获客成本。
在此过程中,拼多多为越来越懒惰的消费者简化了购物流程,聚焦单品购物,并通过“拼”模式提升了购物体验,成为名副其实的用户收割机。
此处,我们有必要提到微信为拼多多提供的社交流量,但这并不意味着谁上谁都行。低价和社交不是拼多多成功的原因,关键在于拼多多基于自身对用户心理、行为以及需求的深层次挖掘。
因为拼多多整合了“微信生态”、“匹配改革”和“供应链创新”,通过不断更新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商品匹配,并和上游工厂达成生产协议。在供给端,拼多多很多供应商都是当地的工厂,他们采用C2M或者是C2B的方式,厂家直接生产,直接走平台卖给用户,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拼多多崛起史带来的“五环外”、“下沉”、“工厂”、“产业带”标签是刻在其骨子里的基因,在“拼”时代是王牌,但在“内容”时代,又成为拼多多掉队的伏笔。
2、百亿补贴逐步提高用户消费力
拼多多在2019 年中大促时首次推出“百亿补贴”,试图通过正品好货赢得用户心智,扭转“白牌”和“廉价”的印象。一旦平台聚合大量的订单,就能不断渗透上游供应链以保证商品的优质低价,实现规模经济。
从结果上来看,拼多多通过这样的活动,拓展了用户、树立了靠谱的平台形象、增大了商品池,用户和品牌结构双升级。光大证券数据统计显示,拼多多“百亿补贴”推出后,单季度净新增月活重新反弹到4000万左右,高线城市用户占比在短短一年后达到48%。
当季度,拼多多GMV、人均消费额翻倍,在同行稳健发展的背景下,拼多多的节奏已经是“起飞”。
文章插图
数据来源:拼多多历年财报
事实上,拼多多的年度人均消费额虽然增长极快,但和淘系的9000元、京东系的5500元相比,仍旧非常低。之所以如此,还是由拼多多用户结构导致的,消费者偏五环外,很长一段时间内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用户占到拼多多总用户的近6成。
推荐阅读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甜玉米|北上广一站购齐,大乡村年货升级:拼多多30亿红包聚焦全国全球尖货好物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美股|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下跌,拼多多、京东等跌超2%
- gt2|拼多多 realme 超品日开启,这些价格让人难以拒绝
- 百叶窗|淘宝上要价900的杜亚电动百叶窗拼多多上就卖600,让我来试试水
- 拼多多|稳健前行开新局丨中国电商版图即将重新改写!吉林,“新电商”脱颖而出!
- 淘宝|拼多多的东西为啥那么便宜?知情商家说出原因,满满都是“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