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在豆瓣,有14w人不知如何好好说话网络失语症,正在毁掉年轻人( 二 )
文章插图
图源网络当日常表达淹没在一些简单粗暴的网络词汇里,人们不仅会失去语言感官的敏锐性,而且大脑语言的编码功能也可能会逐步减弱。因此,我们不能依赖于这些笼统的词句,警惕表达惰性,时刻保持思考的习惯。对语言我们要善加应用,同时要保持灵活的思维,保有弹性和流动性。也就是说:不役于物,亦不役于语言。善假于物,亦善假于语言。③做个高水平主动阅读者浮躁的互联网时代,往往容不下复杂的语句,大家都在追求更简练、直接的表达。短视频热度居高不下,慢慢地长视频人们也难以看下去,碎片化信息越来越多,大家的注意力和时间,也被割得越来越散。渐渐地,一篇数千字的文章,也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阅读阈值。我们已经很难沉下心来,去仔细深入地阅读一篇长文、一本书了。其实,治疗文字失语症最好的办法,就是读书。网络流行语之所以会充斥我们的大脑,主要原因还是接触的时间太多。每天被那些网络流行语一遍又一遍地洗脑,自然想不起来其他词汇,因此我们需要多花一些时间在深阅读上。出版人李昕说:“浅阅读是需要的,但止于浅阅读是不够的,要保证阅读的品质,还有赖于深阅读。”在李昕看来,长期被动接受浅阅读的人,不仅思维得不到训练,就连阅读复杂文本的能力也会降低。而深阅读是伴随思考的阅读,能通过训练实现分析力、概括力、判断力、联想力的全面提升。互联网时代的读者,接收到的是各种包装精美的知识快餐,各种别人总结好的信息、观点。越来越多的人,就像嗷嗷待哺的婴儿,不需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观点和结论,渐渐成为他人观点的附庸者。《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认为,要摆脱这种任人摆布的思想上的愚弄,唯一的秘诀就是做一个主动的阅读者,越主动越好。因为主动,就意味着需要思考、需要理解,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将你阅读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不能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做自己思想的主宰吧,共勉。
推荐阅读
- 网络攻击|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网站|外媒:乌克兰政府网站遭到大规模网络攻击
- 新社|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数字人民币|反逃税、反洗钱、反贪腐!数字人民币席卷而来,剧变正在酝酿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足球俱乐部|“扶持”潮水退去,自媒体创业人都在“裸泳”
- 年轻人|肯在游戏里花648的年轻人们,开始抢购打折的临期食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