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s|智能座舱产品设计系列四:IMS项目实录

编辑导语:有些伙伴对DMS的知识有所了解后,但关于产品的具体落地,还是不知道从何入手。因此,作者从自己的实际经验出发,分享关于DMS的具体产品案例,主要从撰写DMS的产品PRD以及规划两方面来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dms|智能座舱产品设计系列四:IMS项目实录
文章插图
有朋友私信表示,虽然对DMS有了一定认知,但去负责产品的具体落地,还是不知如何下手。
今天,我把自己在主机厂(汽车厂)做过的关于DMS的具体产品案例分享出来。
基于自身经验,本文分享两部分:
一、DMS的产品PRD如何写首先,我们知道DMS产品是软硬件一体的系统产品。
1. 硬件系统/零件的构成有哪些主要零件:摄像头模组(含镜头和支架)、DMS控制器、红外补光灯。
摄像头和补光灯通过线端接口(如FPD-LINK III 接口) 与 DMS 控制器连接。
2. 硬件的关联件有哪些

  • 座舱域控制器:提供声音提示及交互操作界面
  • 仪表:提供疲劳驾驶警示图标提醒
以上硬件系统及零件关系,由系统工程师完成具体的方案设计并输出SOR文档。这个过程中产品经理参与多少,由公司和个人能力的实际情况决定。
但是,产品软件的PRD是一定要由产品经理自己去完成。
当前与第三方合作是绝大多数车企的DMS开发模式,我以此情景为例,提供一份DMS的PRD参考。
3. DMS的软件PRD主要内容有哪些【 dms|智能座舱产品设计系列四:IMS项目实录】上文交代过,这个项目的DMS的功能与供应商合作完成。该合作中,供应商提供算法SDK完成图像的数据分析和行为的逻辑推断。但在驾驶员行为推断的判定标准,由我方做具体参数配置。对应该PRD会着重书写驾驶员疲劳(分心、危险行为)的判断标准和程度等级。
dms|智能座舱产品设计系列四:IMS项目实录
文章插图
4. PRD内容示范——疲劳检测以疲劳检测章节为例,至少有以下几点需要交代清楚:
(1)疲劳检测的功能描述
行车过程中,摄像头对驾驶员的闭眼和打哈欠行为行进行采样;DMS 结合行车时间、行车速度等因子,来判断驾驶员是否疲劳和疲劳等级。系统根据疲劳等级,发对应的警告给驾驶员。
  • 功能开启/关闭的用户入口(界面设计)
  • 通过车控车设界面
  • 通过语音关闭/开启
  • 疲劳检测启动的条件
  • 车速 30km/h-250km/h
  • 劳检测功能被开启
  • 疲劳检测的等级与判断逻辑
疲劳等级设定为一级疲劳和二级疲劳,触发则进行报警,且采用高灵敏度算法。
疲劳检测功能启动后,主机系统如果收到一级疲劳信号,则立即播报 TTS 提醒,此时疲劳检测继续执行,符合二级疲劳时,DMS系统发生二级疲劳的信号。系统收到中度疲劳信号 3S 后(大约轻度疲劳提醒的 TTS 刚播放完),进行二级疲劳提醒。
dms|智能座舱产品设计系列四:IMS项目实录
文章插图
(2)疲劳提醒(人机交互)
一级疲劳:通过 TTS 随机播报以下内容:
二级疲劳:先发出疲劳提示音;同时在仪表显示疲劳驾驶图标或文字,显示 5s 隐藏。
疲劳提示音结束后,TTS 随机播报以下内容:
提醒最小间隔:2 分钟
像界面和人机交互设计,指派交给UED同事去完成。
二、DMS产品规划1. 基于业务理解,进行相关分析产品规划需基于业务进行规划,业务规划需要对业务有深刻的认识,业务包括基于行业对产品、技术、管理、财务计划等有深刻的理解。如果IMS的业务理解透了,知道方向,知道节奏,那产品规划则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的事情。
IMS是智能座舱监测系统,也是智能座舱的两大AI领域之一,但很多企业尚没有意识到其产品规划的重要性。与AI语音系统一样,如果想要做出产品的差异性,就必须投入更多自研资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