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呗|借呗“分家”,蚂蚁集团整改触达“核心区”
文章插图
出品|虎嗅金融组
作者|周舟
【 借呗|借呗“分家”,蚂蚁集团整改触达“核心区”】头图|视觉中国
花呗改完,借呗改。自去年上市暂停后,蚂蚁集团在整改的路上步履不停,已然触达“核心区”。
11月7日,有网友发现,自己支付宝中的“借呗”更名为“信用贷”。这也是继9月份“花呗将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后,支付宝在贷款合规方面的又一大动作。
花呗借呗,是蚂蚁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据蚂蚁招股书显示,花呗和借呗皆为消费信贷产品,约5亿用户使用花呗借呗。他们的业务规模也十分惊人,截止2020年6月,就达到1万7千亿元。
文章插图
蚂蚁集团2020年招股书
如此巨额的财富和海量的数据,也获得了监管的极大重视。2020年11月2日晚,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网贷新规)。
网贷新规的发布,吹响了蚂蚁整改的号角,距今恰好一年。
借呗“分家”,影响用户体验吗?
虎嗅发现大部分的支付宝用户界面中的“借呗”,仍然显示“借呗”,只有少数用户变为“信用贷”。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支付宝页面
这和此前蚂蚁集团一贯的做事风格相近,先小范围、多频次试点,然后再大规模推广。比如“花呗上征信”这件事,早在2019年蚂蚁集团就开始让部分用户先接入央行征信系统,2020年加速推广,直至今年才成功将大部分用户以“产品升级”的方式接入央行征信系统。
不管是“借呗”,还是“信用贷”,用户目前都可以在显著位置看到给你贷款的金融机构。
虽然给用户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不一样,比如有的用户显示的是浦发银行,有的是南京银行,但是他们利息仍保持不变。借呗表示:在品牌隔离过程中,用户的服务体验不会受到影响,开通、查账、计息、借还款等核心流程不会发生变化。
文章插图
唯一有显著变化的,是“借呗”将由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提供,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则会在“信用贷”页面展示。
此前,无论是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还是蚂蚁金服本身提供的贷款,都归为“借呗”。这次“分家”,是为了让信贷服务的底层实施“穿透”,有利于监管机构、金融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服务背后的实际提供方。这避免了品牌混同,有利于银行、蚂蚁集团理清各自的权责。
而对于消费者来讲,大致有两个影响。一个是在用户体验上,用户可以知道贷款来源于哪家金融机构,自己的信息被哪家金融机构获取,用户的知情权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用户的征信记录,不再由蚂蚁上报,而是由为用户服务的金融机构继续上报。
银保监会非银部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按照整改方案,蚂蚁集团应在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开业6个月内完成“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工作。整改完成后,“花呗”“借呗”将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消费信贷产品,其他金融机构借助蚂蚁集团提供的数据信息所发放的消费信贷,不再标挂“花呗”“借呗”名称。
据悉,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于今年6月3日开业,这意味着“花呗”、“借呗”的品牌整改已经进入倒计时。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