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Facebook的元宇宙离我们有多远

10月28日,社交网站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Facebook Connect大会上宣布,公司改名为“Meta”(意为“元”),全称“Meta Platforms”(意为“元平台”),以此专注元宇宙业务。在扎克伯格看来,元宇宙即将到来,他试图以一个全新名称重塑公司。
改名还是“改运”?
扎克伯格把目前还处于理论阶段的元宇宙称为游戏规则的改变者,“在未来的元宇宙中,有了全息图的即时远距离传送,你无须出行就能抵达办公室、和朋友一起去听音乐会,或者在父母的客厅里陪他们聊天。无论你住在哪里,元宇宙都将为你开辟更多机会。你将能把更多时间花在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上,缩短交通时间,并减少你的碳足迹。”
但一种非主流看法认为,扎克伯格给公司改名,是为了转移公众视线——最近Facebook负面新闻缠身,媒体纷纷报道其内部文件泄露事件。泄露的内容披露,Facebook没能采取行动遏制网站上的有害内容,是因为公司高管们不想被视为对右翼人士有偏见,以及/或者不想因为严厉打击网络虚假信息、仇恨内容等,损害公司利润。按照这种观点,Facebook更名的目的,类似于此前美国最大的烟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因官司丑闻更名为奥驰亚集团。
智能眼镜|Facebook的元宇宙离我们有多远
文章插图
不过,扎克伯格对这个观点予以否认。他说:“公司更名与近期的负面新闻毫无关系。尽管如此,还是有些人想把二者联系起来,我觉得太荒谬了。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认为这时候并不适合推出新品牌。”
先抛开更名的真正动机不谈,让我们来看看元宇宙果真有那么大的市场吗?
确实,许多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已经越来越习惯于虚拟生活,而且几乎现在每个人都知道如何登录Zoom之类的网络会议室。但到底有多少人愿意更深入地生活在数字世界?
迄今为止,还没有什么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会出现一个能取代当今社交媒体平台的大规模元宇宙。根据全球性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的预计,Facebook推出的Oculus Quest 2虚拟现实头盔(明年将更名为 “Meta Quest”)在上市后的前6个月,销售了大约460万台。Facebook强调,Quest 2重量更轻、价格更便宜、运行速度更快,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VR/AR设备。这个产品是走向元宇宙的终极牵引力吗?也许。但按照这个销售速度,Meta需要10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实现其将10亿人带进其元宇宙的目标。
智能眼镜|Facebook的元宇宙离我们有多远
文章插图
前车之鉴
在Facebook之前,已经有不少公司尝试进军扩展现实(即元宇宙)领域,但最终都放弃了,Magic Leap就是其中之一。为研发面向消费端的头盔,这家AR初创公司耗费数亿美元,然而去年,它正式宣布放弃该计划,裁掉了数百名员工,并转向企业应用产品。不久前,Magic Leap宣布又获得5亿美元融资。
另外一个失败的例子是谷歌眼镜。这家互联网搜索巨擘推出的智能眼镜,曾一度被吹捧为移动计算的未来,但谷歌眼镜一直未能获得市场认可。这种设备价格昂贵,能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拍摄视频和照片,但说到底,在现实中并没有多大实际用处。
另外,Snap今年早些时候推出了带有AR功能的智能眼镜,但产品初期定位是针对内容创作者的,目前还不清楚这是否会成为其日常功能需要的设备。
扎克伯格在Facebook Connect主题演讲中表示,VR/AR尚未成为主流,原因之一是人机界面还不够好。他或许是对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认为把头显设备绑在脸上是乐趣。扎克伯格承诺,元平台正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解决方案之一就是代号为“Nazare计划”的“全AR” 智能眼镜。该产品将不会重蹈谷歌眼镜的覆辙,而是给用户提供更实用的功能及更好的使用体验。扎克伯格还透露,该公司在AR和VR的神经界面研发方面取得了进展,这一界面建立在肌电图(EMG)输入的基础上,能将可穿戴设备用户的运动神经电信号转化为元宇宙里的命令下达信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