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趋势|怎么抓住人生的“变量”?( 五 )
或者换个高度,今年资本与大佬频繁入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相关上下游产业链股票大涨,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研发制造公司宁德时代总市值高达1.48万亿。
这背后形成的原因是全球变暖,国家大趋势发展战略,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中和的目标。
这些种种情况好比指南针确定旅途方向,然后从慢变量的主管道开车上路,但不会跟很多人一样从最终出口出去;而是经停村庄,城市,走进人群,完成自己的小趋势。
说明什么呢?普通人关注大趋势的快变量若无实力的支撑,很难抓住;对应小趋势慢变量才是“普通人”应该追求的。
但多数人却把两者搞反,作为普通人追求快变量,最后与大玩家拼命追逐最后复盘什么都没得到,显然不合理,也是非理性。
文章插图
这一切对照人生难道不是吗?
加速时代每天匆匆忙忙工作,吃快餐、乘快车、赚钱要快、出名要快、甚至升职加薪也要快,这种快状态的心态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与转型期和未来前景的不确定性,让很多人“心中长草”。
特别在现在每天遇到海量信息,面对各种诱惑,很多人担心顾此失彼;害怕被时代拉下,被别人超越,让你也就拥有“别人往前跑,自己也不敢停下来”的状态。
要知道,快变量本身并不是问题,个人角度加速成长,企业角度快速发展;可并不意味着你的压力就该这么大,有时慢下来暂停脚步思考未来的方向或比“快”更重要。
进一步说,有的人碌碌无为一生并非不努力,而非没有找到“自我成就”,活在各种规定的规则中并未放大价值;我常说你的付出看不到希望的原因在于两方面:
1. 对内生长,2. 没有对外放大。
前者,我们所有的学习都在围绕自身向内展开,如跑步,早起,阅读;订阅付费专栏,学习英语,报网络课程等,这属于人生变量中的“有序变量”。
后者,要求你围绕外部环境展开,把自己所学知识,掌握的技能总结输出,如写作,画画,编程;为更好的理解,你不妨把前者看做培养习惯,把后者看做打造技能。
因此你就会明白,我们一生过度培养快变量的对内生长,而忘记慢变量的对外“实力展现”让自身进入新的轨迹中,正是这种观念让自己停滞不前。
那如何改变呢?
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自身拥有的技能实力通过自媒体平台对外放大,这也是普通人第一选择,很多人付出很久却没有质的飞跃,原因在于没有作品思维,没有抓住成事的算法。
他们总希望干什么都求快,录个视频10分钟搞定就想10万+阅读,最后什么都无法得到;认真思考,慢下来精细化打磨每个环节难道不就是“无序分类变量”中对事情的颗粒化么。
因此慢很重要,但并不意味着你在行业中就能展露而出,这里还有9个阶段的算法能够助力你大概率成事:
1. 闭环,2. 迭代,3. 进化,4. 重启,5. 内核,6. 复利,7. 使命,8. 模式,9. 涌现。
前半部分,完美比完成更重要,试着将好几年的工作经验像专家一样量化成产品,每次行动都要进行迭代,并短时间完成快速进化;不断重启自己要有“作品思维”,不追去快变量。
中间部分,对外放大内核足够稳定时,要思考自己的产品(雪球)够不够夯实,能否产生复利。
当基础牢固后要为所做事情寻找使命,如我写作的意义就是想在35岁前保持每年都有一本高质量图书出版来做人生记录。
推荐阅读
- 小红书|等老了改名吗?小红书成功注册老红书商标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冰块|黑龙江女子网上买小金鱼,到货之后冻成冰块,网友:起锅烧油吧
- 小米区块链宠物“加密兔”宣布 3 月 1 日下线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小相|小人物出海记:抢食亚马逊,月销百万
- 考试|行业观察丨在线学习、远程考试成新趋势,信息安全需重视
- 业务|哈啰出行新公司业务含小客车租赁
- 隐私|小米应用商店移除32位包必传限制,开发者可自主决定上传APK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