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疫情时代传统供应链亟待转型 专家建议:以内部供应链数字化对冲外部成本上升压力( 二 )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认为,数字化供应链有三个问题特别值得关注:第一,数字化供应链的核心技术必然是基于数字技术和智能化的技术,所以数字化与智能化是数字供应链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
第二,数字化供应链并不是引入一个数字供应链的系统就够了,上下游的应用场景配合至关重要。首先,从服务主体来说,如果企业自身没有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化供应链很难落到实处。企业要从思维方式到具体的操作系统再到执行层面,都进行数字化转型。其次,从服务对象来说,包括商品库存、销售相关数据等能否对应到每个SKU(Stock Keeping Unit,是库存保有单位)都要实现数字化,这是数字化供应链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第三,数字化供应链不仅仅是一个链条,它还为整个实体经济带来生产模式的再造。数字化供应链基于真实的海量数据研究需求,将原有大规模生产销售模式改造成以需求为中心的模式,以实现对市场的更高柔性且更快速度的反应。
很多企业对于数字化供应链都在进行尝试和探索。与会的多个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的观点与经验。沃尔沃汽车亚太区执行副总裁兼法务副总裁胡彦杭认为,数字化是企业构建智能服务新生态的关键,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的安利,过去面对的是营销伙伴、经销商,“我们不知道我们产品真正的消费者是谁?但是大数据打通了这个壁垒,让企业能够知道我的产品最后被谁消费了。”安利(中国)供应链副总裁陈森林说。
嬴彻科技创始人和CEO马喆人对通过自动驾驶技术产生的货运机器人则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认为其“为数字供应链提供的是全新的一代生产力”。在他看来,“不仅仅需要信息化的连接技术,也需要有全新的生产力,才有可能真正把端到端的供应链中城际的这一段,做出‘0到1的变化’”。
俊富集团创始人和董事长赵民忠说,自己企业生产的是在个人护理领域的快速消费品,消费者关心的是品质好、成本低、交货快,选择多,这就需要做生产供应链的改造,“从供应链一体出发才能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京东就拿出的是一体化供应链的方案与实践。“随着物流与供应链产业逐渐进入以数字化引领的新时期,物流与供应链创新在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在这一特殊背景下,一体化供应链物流将成为企业高质发展的增长点、数字化转型的着力点、端到端效率的新引擎,创造长久而深远的价值。”京东物流CEO余睿说,作为新兴的物流服务模式,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已成为供应链“补链”“强链”的重要途径,既可以提供覆盖贯穿供应链战略到执行的解决方案,又可以提供从方案到网络到运营的一体化落地支撑。
对冲外部压力
的确,伴随消费、生产、流通的悄然变化,传统供应链亟待转型。
据余睿分析,新一代消费者个性化不断增强,倒逼品牌商快速响应需求。另外,伴随着消费端变化,流通渠道不断迭代,全渠道多场景销售发展加速,产品销售波动性大幅增加,这对品牌商的传统分销模式和库存管理方式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反馈到生产端,精益生产、柔性生产是一大转型难题,如何更好地平衡成本与效率、在竞争中保有优势,是品牌商、制造商所面临的挑战。
赵萍在调研供应链中发现,过去一年企业共同面对的挑战有三个方面:一是供应链能否稳定,有没有保证,这是对供应链最低的要求。二是很多企业愿意建设自己的供应链以实现数字化转型,但不知道与谁合作,找到一个能够提供从供应链设计、规划、执行的“一站式”服务的合作者并不容易。三是在企业接受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的同时,如何在执行层面和这一系统有效对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