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币|汽车之家论坛VS易车社区激励模式的底层逻辑( 四 )


  • 易车目前的等级激励没有有效作用到普通用户身上,等级的存在感低,存在设计和交互缺陷;
  • 生态两端不对等,没有很好的机制去平衡创作者和普通用户;
  • 车币系统门槛高,在UGC的产出方面,如果普通创作者得不到适当的激励,易车的运营压力会很大,需要更多的PGC/OGC去维持社区的内容稳定;
  • 社区不像社群,无法建立群聊,导致用户粘性低(更像是百度贴吧);
  • 内容生态沉淀期较短。
汽车之家的激励层是对用户的所有行为做激励,而不是单一的靠内容产出。因为内容生态既需要有创作者也需要有观众,因此汽车之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容生态,既有作者持续输入内容,又有观众参与互动。对比易车,单靠内容产出是不足以构建整个生态的·。汽车之家把等级体系融入成就系统里面,显得更明智,用户不用在复杂的系统里搜寻任务。
笔者认为,汽车之家的激励任务和内容信息的关联度还有待提高。
比如:选车必看里有个任务叫做阅读图文贴,点击对应任务,进去以后发现推送的文章内容是企业想让用户看到的内容,而不是用户情愿看的内容。用户在选车的场景下,一般都有自己的心理预期,比如价位最高多少、空间要多大等。
如果在用户做选车必看任务之前,对用户做个选车小调查/根据用户画像算法推荐,给用户提供他们需要的内容,这样才能给他们提供真正的价值。
无论汽车之家的论坛也好,还是易车的社区也好,都有很多共性,一样的模式/玩法,不一样的策略。对细节的把控上都有待提高。也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而产品需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在这个互相抄袭的互联网存量时代,做创新的产品很难。即使在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公司也需要根据自身战略去做产品规划。同时满足公司价值和用户需求的产品,才是好产品。
笔者不是汽车行业的产品经理,写这篇文章完全是出于兴趣,欢迎各行业产品经理在留言区指正、讨论、互相学习。
本文由干货产品经理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