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华|CEO换人之后,快手会更好吗?( 二 )


根据极光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从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快手的月活维持在3.4亿-3.3亿,无疑是成功的。而抖音的同期数据,则是从5.9亿增长到6.2亿。在日活方面,快手2021年第一季度日活是2.95亿,抖音第一季度平均日活为6亿。相比之下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增长趋势,快手都输给抖音一大截。
除了数据的差异,快手追赶上抖音的难度也似乎越来越大。
今年2月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其中显示中国短视频用户达到了8.73亿,占比总体网民的88.3%。这意味着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增长天花板已近,行业后续发展进入到了存量厮杀阶段,而这个阶段往往是最为惨烈的。
惨烈之下,抖音似乎有着更大优势,不仅已经在日活上遥遥领先,更有字节跳动全球19亿月活的流量作为大树。而招股书显示,快手营销开支已经从2017年的16.4%增加到2020年前三季度的48.8%,近半数收入都被营销获客活动花掉。
快手想要反超抖音何其艰难可想而知。甚至“能否与抖音并驾齐驱”的问题,都要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资本市场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尤其是与抖音的鲜明对比之下。于是,自2月17日,快手股价便开始了一路下跌,最低时仅64.5港元,只有巅峰时的15%。在最近的一个交易日,快手收盘于103.5港元,与巅峰时的417.8港元相比蒸发了75%以上。
为什么宿华+程一笑彼时的“天作之合”,如今却不香了?其实,此前一封快手老员工的内部信或许可以让我们一窥原因。
2020年6月,快手前50号员工朱蓝天一篇两千多字的揭露快手内部种种问题的文章《谈谈我司的病》,将“公司人心浮动”“内部相互较劲”“信息不透明”“部门派系林立”“喜欢空降管理者”等问题提了出来。
“从一级部门说起,以前的徐欣和Thomas人尽皆知互相不服,音视频的于冰老师和客户端的春雨老师互相侵略渗透业务,海外KT的Zack和XYZ的远熙较劲,hr部门的刘峰和行政的故事,推荐的两座大山连总和万指导,再谈二级部门,最近闹得风风雨雨的直播林磷和周驰的故事,商业化产品中台ci和业务负责人之间的互不妥协,商业化销售一部和销售二部的较劲,真的太多太多了,难道宿华和一笑两个人之间在这一两年没有那么多较劲吗,还像2017年以前那样的亲密吗?”
这样一封毫不隐晦、直指痛处的文章一经发出,在当时引起的波澜可想而知。时任CEO宿华也直接出面回应,大意是承认问题,希望大家一起出力解决;很多问题是已知且处理中的问题。
“派系林立”早就是“老演员了”,国内不少大厂也出现过这类问题,在快手内部,这种问题无疑会与“双核管理”模式联系起来,被各种解读。
CEO易帅能否迎来转机?股价反应的是市场对于一个公司未来的预期。快手如何迎来转机,在短视频用户几乎到了天花板的情况下,路似乎只有一条,就是从抖音、视频号等其他短视频平台中夺取流量,获得用户增长。
而要获得用户增长,提高快手产品力是关键。或许这也是专注产品的程一笑重回CEO位置的重要原因。
其实程一笑亲自出马,早就有迹可循,甚至颇有一些“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思在。
在今年的7月、9月,快手就进行了一系列比较大组织和人事构架调整。其中今年7月份的人事调整中,已经成为快手高级副总裁的严强所负责的增长部被拆分,增长业务整体划归王剑伟负责。彼时就有业内人士表示:相关决定由程一笑亲自拍板,严强被削权。紧接着在9月的调整中,严强发布全员邮件宣布离职。
除了人事变动,快手内部更大的转变在于从职能型转向事业部构架,成立了电商事业部、商业化事业部、国际化事业部、游戏事业部。主站产运线负责人为原产品负责人王剑伟,电商事业部负责人为原X7业务负责人笑古,商业化事业部负责人为原商业化业务负责人马宏彬,国际化事业部负责人为仇广宇,游戏事业部负责人为徐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