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被促销短信轮番“轰炸”?未经允许就发商业推广信息或涉违法|15楼财经 | 网店
进入11月,随着电商大促的开启,很多消费者收到的短信数量陡增,备受其扰。而这些信息甚至就是因为一次购物或注册了会员引来的。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了解到,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的实施,未经消费者允许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行为涉嫌违法。国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推销短信的治理。中消协日前还发布消费提示,遭遇商家非法促销短信可举报。
电商大促 推销短信一天能收数十条
“换季清仓,大牌直降”“超级秒杀,0点开抢”“您的预售订单还在等您付款”“你的XX购物金已到账,点击链接领取”……现在,几乎每个手机用户都曾经收到过类似的推销短信。有的人不胜其扰,特意为此安装了“垃圾短信”屏蔽软件,但是部分推销短信还是能绕开软件的拦截,继续发给用户。
事实上,这种漫天撒网式的短信营销的有效性已大大减弱,甚至引起了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反感。
市民赵先生向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展示了自己近期的手机短信,在过去的两周随着电商大促的进程,他少则一天收到十余条短信,多的一天收到近30条。“短信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各种电商和品牌的促销。”赵先生告诉采访人员,有的甚至是在凌晨收到的,让他不胜其扰。
最为离谱的是,作为一个不太爱美的男士,这些推销短信有一半左右都是推荐护肤和美妆的,这让他哭笑不得。他也曾经试过退订这些信息。“就跟相声里说的似的,发退订短信根本就没用。”赵先生表示,最多是消停一段时间,过几天对方品牌换了个号继续发来。对此,他也向平台、运营商和品牌进行了投诉,然而推销短信并没有减少。
事实上,像赵先生这样的消费者还有很多,其中不乏老年人,有的老人不太懂电商的“套路”,被一些声称是领取“优惠金”,实则促销的短信忽悠,买了本没打算购买的物品。
买过东西就默认为“会员”? 加入容易取消难
而来自工信部的投诉数据显示,近年来,“双11”等促销类垃圾短信投诉呈集中爆发态势,其中电商平台的相关投诉占比高达九成。
那么,发出促销信息的商家是如何掌握用户号码的,真的仅是靠“广撒网”吗?
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随机选取了几个手机中的推销短信,以消费者的身份向其中涉及的品牌方或网店进行询问。一些线下门店方表示,采访人员之所以能够收到品牌发出的短信,是因为办理了该品牌的会员卡。在一番查询之后,线下门店的工作人员甚至能报出了采访人员所拥有的会员卡号。该品牌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目前该品牌会员积分均是以手机号码为登陆信息,所以采访人员能够接收到该品牌推销短信,如果不想接收,退订即可。
而线上,部分品牌或网店则非常直接的表示,是因为采访人员曾经在该网店购物,网店默认采访人员是熟客或会员,所以采访人员会时不时的收到推销短信。而当采访人员问及是否可以不再发送这类短信时,不论是网店还是平台均未给予采访人员明确答复。
遭遇非法推送促销短信 可拨打12321举报
北青-北京头条采访人员了解到,工信部曾指出,平台“默认”注册用户同意直接发送促销信息,平台商家利用平台规则漏洞发送营销短信等问题较为突出,明显侵害消费者权益。
依照《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规定,未经消费者允许推送商业信息和广告宣传行为涉嫌违法。
10月25日,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营销短信扰民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召开会议强调,电商平台要立即全面自查自纠零售、金融等相关产品的短信营销行为,不得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请求擅自发送营销短信。认真履行依法经营电信业务承诺,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安宁权。
推荐阅读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加班|360 周鸿祎:程序员不应该 35 岁被抛弃
- 商家|网购衣服7天内退货被拒,女子多次反映未果,商家晒出数据打脸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钱大妈|山姆会员店APP默认五星好评被罚30万元!“钱大妈”“T3出行”“德玛仕”等也被罚……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阿里|胡润公布全球公司排名,马云创始人头衔也被剥夺?
- 周边|晚了!这些冬奥周边已被抢断货,还能如何下手?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